王雨蒙
摘 要:隨著科技文化的發展,媒體形式越來越多,近幾年出現的新興媒體形式主要為互聯網,且其給傳統的媒體模式包括電視行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在此種現象下傳統的電視行業應該如何發展,如何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或和諧相處同時又要保證自身的發展前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目前新媒體的類型及表現形式,深入探討新媒體時代對目前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產業;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1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改變了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局面,在異軍突起的背后則隱藏著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全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傳統媒體影響力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全媒體。這也使得傳統媒體在應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時充滿著極大危機感,而這也確實是一個事實。
一、什么是新媒體
當代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電子設備眾多,其中包括手機、臺式電腦、平板電腦、數字電視、移動客戶端等等,這類設備通過網絡、衛星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多個途徑向用戶傳播信息,在近幾年出現的媒體傳播形式被稱作新媒體。
相對于電視、戶外、報紙、廣播這類傳統的媒體形式而言,新媒體的傳播更為廣泛,傳播方式更加的多樣化,同時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傳播的信息量也非常的巨大,從質和量上來講都是傳統的媒體形式所不可比擬的,也在當代的媒體形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人們稱為“第五媒體”。由于他們相互間的差異性同時也具備著十分快速的傳播方式,從整體上而言,這兩者之間有著相對緊密的聯系,同時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在當代的國際競爭中具有現實的意義。
二、新興媒體對于中國傳統電視產業的影響
(一)媒體間的競爭激烈
不管是新興媒體還是傳統媒體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在新媒體發展的同時,更是沖擊著傳統的媒體方式,在二者的競爭中,新媒體的競爭力已經逐漸呈現。同時也吸引著許多人的眼球。作為新型的媒體,其傳播途徑是和用戶體檢角度是獨特的,但同時也具有傳統媒體所具有的,所以在競爭的同時,新媒體侵占了傳統媒體的較大份額。不僅如此,媒體間的競爭同時也帶動著媒體人才的競爭,由于新媒體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多,所需要的人才也逐漸增多,以至于在新媒體人才之間的競爭增大,而這些競爭也慢慢涉及更廣泛的領域,法學、政治、文化等等。
(二)用戶需求逐漸增多
時代發展意味著人們的需求增多,不管是從橫向的需求量還是從縱向的需求的高度都在逐漸增大。作為傳統的電視媒體而言,能夠給客戶帶來的體驗已經遠遠不能達到客戶的需求,不管是從需求的數量還是從質量上來講,都不能滿足。而作為新媒體,由于其獨特性,在滿足了客戶的基本需求的同時,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多的體驗和不一樣的感官感受,這是作為傳統的電視媒體所不具備的。作為新媒體,由于可移動性很強,能夠進行大部分環境下的內容編輯,新媒體的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很快。反觀傳統的電視媒體,由于制作環境的限制,導致其不能夠更快地傳播信息。
(三)電視行業的更變和優勢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的電視行業也在進行著變更和改革。由傳統單一的打開顯示logo,單一的翻頁模式,以及內容播放的限制難以吸引受眾,其慢慢地開始嘗試結合數字模式,致使很多新媒體內容能夠在其中顯示,同時,借鑒新媒體中可移動的特性,由原來的遙控更變為聲控的模式正在逐漸實現。更加能夠適應社會的變更,提升了用戶們的視覺以及操作體驗。
三、新媒體的發展
(一)新媒體電視在當代媒體中所占得優勢
作為新興的媒體形式,新媒體在內容,以及內容價值、傳播速度、操作體驗、傳播特點上,相對于傳統的媒體模式而言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另一方面來講,傳統的電視媒體模式,由于其制作方式、制作時間,以及收看時間和客戶體驗上的局限性,致使用戶只能被動的選擇接受,互動性和趣味性上十分缺乏。新媒體的更注重于用戶的互動,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地選擇內容,由于其載體為手機等可移動端,觀看時間十分自由,同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下載,由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選擇,空間、時間上也十分自由,因此作為新媒體電視行業體系也就運營而生。
(二)新媒體電視在當代媒體中所占的劣勢
作為一個較為被大眾接受的媒體形式而言,首先是技術關就十分的重要。作為新媒體電視行業要在滿足了用戶的體驗需求的同時,硬件技術上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由于其發展過快,硬件設施以及制作模式需要實時更變,內容上要求也就更高。同時,由于其快速的發展,新媒體電視產業鏈如何在當代的媒體模式當中找到合適的定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作為新媒體電視行業,其制作、傳播的速度十分迅速,導致在內容審核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懈怠。
四、結語
近代科技文化的發展致使媒體的更新換代也十分迅速,在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應當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新媒體的發展以及傳統媒體的變更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更多地應當去考慮如何在這些問題下生存,同時能夠繼續讓自己有著更好地提升,和新媒體形式同等進行競爭。
參考文獻:
[1]楊欣.新媒體時代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研究[J].科技傳播,2016,8 (11):24+37.
[2]王成亮.新媒體時代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研究[J].新聞世界,2015 (11):102-103.
[3]熊波.新媒體時代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