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思
摘 要:語文作業設計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應該設計讓語文作業自主化、生活化、興趣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的素質教育得到提升。
關鍵詞:語文作業;優化;減輕負擔
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首先必須端正辦學思想,嚴格貫徹執行教育計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讓語文家庭作業突破應試教育的框架,走出“課內損失課外補”的怪圈。
從語文作業布置方面擬提出三種大方向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分別是:自主、生活、興趣,下面分別就這三個方面詳細介紹。
一、讓語文家庭作業自主化
現代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最高準則,新課程呼喚學習者主體性的張揚,積極性、創造性能量的釋放。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樹立“彈性”意識,充分考慮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差異,為各類學生設計難易適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自由地選擇練習。首先是提出不同的作業要求,供學生自主選擇。其次是提供不同的作業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知識結構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設計或選擇一組有層次的課外作業習題,讓學生任選其中幾道解答。這樣的作業,既針對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又體現了明顯的自主意識,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第三是提出不同的作業形式,供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要有2變化,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我們常用的作業形式有:①自選作業,即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選擇課本上一定量的練習題作為家庭作業;②自編作業,根據學生實際,自編相關的習題,作為課外作業;③自批作業,學生將某次作業進行相互交流,讓學生當一次小老師批改作業。
二、讓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學習的觸角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把家庭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創新能力。用生活豐富語文家庭作業,為語文作業注入了新的內涵,賦予了作業新的生命。比如,結合“父親節”或者“母親節”,要求學生動手為父母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或者親手制作意見禮物送給父母親,還要把對他們說的話寫在上面,這就很好地把生活和作業融合在了一起。所謂的生活,不僅僅是指家庭生活,也包括在學校的生活以及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用語文的手段,鞏固、深化學科知識,能夠更好地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比如學習了小數點,可以布置學生編寫數學故事《小數點漫游記》,讓學生的知識在寫作中得到鞏固;比如學習了二十四節氣,可以讓學生任選一個節氣寫出《你與XX節氣的故事》等。讓語文作業和生活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鞏固生活閱歷,也讓語文不再作為高嶺之花,而是切切實實地有用了起來。
三、讓語文家庭作業興趣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設計作業時,就應該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運用多種方法記住生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生喜歡模仿文、想象文的特點,上完《畫楊桃》后,引導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觀察一個人或一件物品,然后把觀察到的不同寫下來。這樣的作業設計,既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又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有了興趣,學生自覺認真的完成。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有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發現、研究、探索者。”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一定要發現、鼓勵、發揮在那學生的這種需求,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這就需要讓家庭作業興趣化,而且這種興趣化切記太過單一,也應該與自主化、生活化相互聯系起來。
研究表明,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有差異,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如在教學《西湖的“綠”》一課,設計了如下分層作業,將興趣和自主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①愛讀書的你,不妨閱讀《西湖漫筆》,了解更多的知識;②愛習作的你,不妨寫寫你對西湖的感受;③愛朗讀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讀出西湖的特色;④愛繪畫的你,不妨畫出西湖給你印象最深的景象;⑤愛唱歌的你,不妨創編贊美西湖“綠”的歌唱給大家聽;⑥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⑦愛觀察的你,不妨找找西湖其他的特點。以上七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任選若干題完成。這樣的作業,給學生一個選擇的范圍,能力強的選擇做難做的,能力弱可做簡單的,但由于學生好強的心理,有的學生知難而進,又有一部分學生會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跳一跳,摘到“果子”,既結合了自己的興趣,又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總而言之,“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創新型的家庭作業,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潛能,還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從而大大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優化后的語文家庭作業將自主、生活和興趣應用其中,不僅很好地鞏固了課堂知識,也使人生經歷更加豐富,使學習不再教條,促進了學生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淑芳.小學語文作業的科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