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養老是一個綜合性、社會化的問題,政府在養老服務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雖然不直接從事具體事務性工作,但其主導作用必須確立。政府不僅要完善相關養老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安排、規范各部門職責,還要創建良好的養老營商環境,建立多元化養老籌資渠道,通過整合社會資源來豐富和完善養老產品和服務,實現養老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
關鍵詞:政府職能;養老產業;創新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養老壓力這個實際難題,政府作為主導者,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來更新觀念和角色,從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的實際從發重新定位自己,要從傳統的養老服務提供者轉變為養老產業購買方及監管方,進行養老服務產業創新,并積極發揮養老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滿足社會老齡人養老服務的基礎上,通過養老產業來刺激地方經濟發展。但需要說明的是,政府雖然主導地位不能丟,但并不是要政府直接經營養老產業,而是讓政府利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產業化運作,借助市場力量實現養老產業的創新發展。
一、完善相關制度安排,明確政府主導作用
老齡化背景下,要發展養老產業、完善養老產業鏈,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主導力量不可或缺。在養老服務產業改革發展環境下,政府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其決策地位不會變,但也并非是讓政府承攬養老產業的所有事項,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需要做的是引導養老產業的發展方向,配合養老市場的成長。故政府從實際出發、從養老產業未來走向出發、做好養老產業社會化發展的領路人和奠基人、完善相關制度安排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開辦養老機構是發展社會養老產業的重要環節,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優惠、政策扶持等支持,吸引優質的民間資本參與到養老產業的競爭中來,不僅可以提升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還可以形成養老機構的規模效應,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及精神層面的需求。但是,在發展和壯大養老機構的同時,也要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審核力度,并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對開辦效果好的養老機構給予獎勵,對有問題的養老機構及時整改,保證養老機構這一社會養老產業的重要鏈條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轉變對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觀念
政府在整個養老產業發展中一般發揮基礎的保障性作用,需要提供給老年人諸如基本生活照料、日間護理、文化娛樂服務和便于老年人生活使用的基礎設施等養老服務項目,讓老年人在晚年可以有更高的生活質量。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老年人也不滿足于年老之后的生活僅限于吃好、用好,他們會希望社會為其提供更多、更好、多元化、高質量的養老服務項目來提升他們的老年生活質量,故政府所提供的基本養老體系和基本養老項目需要提升和完善,只有政府真正意識到這一問題,轉變對養老服務的理念,把社會養老當成一項產業來做,才能有針對性地為養老服務產業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其中,做大做強養老服務產業,不斷拉長養老產業鏈條,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形成多元化的社會辦養老產業的新局面,多管齊下,在促進社會養老產業的蓬勃發展的同時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三、政府加強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政策的落實
在老齡化趨勢下,政府對整個養老板塊的政策扶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各地在政策執行和政策落實上卻效果欠佳,很多地方都是將養老產業等同于社會養老覆蓋,認為只要社會保險覆蓋率提高就是做好了養老產業,故很多地方養老保險領域實施情況良好,在其他其他養老服務和養老產業方面資金不足、政策不給力,尤其是在涉及到如何提升和豐富老齡人口晚年生活質量方面沒有傾向性的政策,這也不利于養老產業的蓬勃發展。政府作為養老產業的主導,建立居家養老的社區養老模式,通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在社區建立日間照料機構、老年日間活動服務機構等,來滿足那些排斥到養老機構進行養老的老齡人口的需求,如此,既滿足了老年人日間豐富的業余活動要求和日常生活需求,還可以實現老人和子女經常團聚的意愿,如此社區養老模式可以在不同層次的老年人中推廣和實施,形成一種固定的養老服務體系,但在這種服務體系建立和形成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幫助社區完成此龐大的服務體系。一方面,政府政策傾斜和支撐必不可少,引導社區積極著手,完善服務內容,讓更多人接受這一模式,可以通過增加老年人健康保健、醫療救護、日間飲食照料、文娛活動、團體活動等吸引更多老年人參與;另一方面,組織更加專業的社會工作組織、專業醫療機構、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參與進來,對老年人進行專業護理、心理疏導,滿足老年人在身體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消除老齡人口普遍會有的孤獨感。
四、建構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
目前來看,大多數養老機構就是我們日常所見到的養老院,其所謂的服務主要就是照顧老人的生活,提供簡單的托老服務,且服務水平無差異、服務項目同質,沒有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項目,缺乏專業的護理人員和心理疏導人員,整體服務水平不高。若要改變此狀況,需要政府引導,建構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具體實施時,需要對老年人分類服務,對于收入水平高,且對老年生活質量有更高最求的老年人來說,則可以引導其選擇私立、民營的高端養老機構,享受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對于收入一般但自理能力較強的老年人,可以進行社區養老,養老不離家,既滿足了他們對于日間生活需求、社區醫療服務、家政服務、文化娛樂、團體活動等方面需求,還可以享受資費上的優勢;而對于收入較低、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引導其從生活照料及養老費用角度出發考慮,進入公辦托老所等服務機構。通過政府支持和引導,社會上的養老服務機構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社會養老服務產業就會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一條產業鏈,且這些養老服務機構在各自層次上為贏得更多老年人認可,必然會在競爭中完善自己的養老項目和服務質量,對于老年人來說,就能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
五、建立多元化籌資渠道,優化政府對養老服務產業資金的扶持結構
政府對社會養老體系的資金大多是投向社會養老保險的完善和基本養老設施的完備上,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減輕了人們的后顧之憂,但基本生活滿足之后的老年人必然會在生活和精神上有更高的需求,為滿足老年人更高的需求,就需要政府積極整合社會優勢資源,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辦養老產業,拓寬養老產業的籌資途徑,實現養老產業發展的多渠道資金來源。充足的資金來源可以使得目前的養老服務產業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同時,發展層次更高、項目更多地文化類、老年保健類、心理健康類服務項目,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高標準的養老服務需求。而在養老產業融資領域,在政府財政支持的基礎上,還可以結合市場經濟實際情況,進入競爭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民間資本參與到養老產業中來,實現優質資源的優化組合,實現養老產業資金籌措市場化、資金來源多樣性,提升養老產業資金的有效利用率,解決養老服務產業亟需的資金配套問題,實現養老產業對社會經濟資源的促進和投資作用。而在資金利用方面,也要進行創新和變革,政府撥付的專項資金和社會籌措的資金,要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進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如公立養老服務機構大多服務對象是一些收入較低且生活不太能自理的老人,這部分老人一般政府有轉向財政補貼,故可以將資金按公立養老機構接納的老年人數量來補貼,在提升這些收入不高、生活不便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能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促使公立養老服務機構可持續健康發展,而對于高端私立、民間的養老服務機構,則可以通過這些服務機構根據老年人消費水平提供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實現養老產業資金的優化配置。
六、加強養老服務評估及監管力度,提升養老服務環境
首先,養老服務產業朝著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需要形成養老服務產業的評估和退出機制。政府可以組建專門監管機構或把對社會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質量監控的事項委托給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來開展。如果政府把此項工作委托給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則在開展評估工作過程中,政府要從宏觀上進行把控,但政府部門在對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評估之前,要先確定好評估的項目和規則,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事前調研,針對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設置評估標準,可以包括機構資質、基礎設施、服務項目、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配套工作等,并且要和社會養老機構簽訂相關協議進行約束和規范,通過確定的評估標準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和評估,并且要獎優懲劣,如果在評估和抽查過程中發現養老服務機構不符合標準,要嚴厲懲處甚至讓其機構退出養老服務產業,而對于在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中優秀典型要進行政策和資金傾斜,并大力宣傳其好的做法和成效,提升整個養老服務產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在現在網絡環境下,政府還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構建一個方便快捷服務老齡人口的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及時了解老年人新的需求,統籌安排、集中管理,對老年人在養老服務機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匯總,并針對問題及時整改,并要以政府專門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或政府委托的專業第三方評估機構所出具的評估結果書面報告為依據提供專業化養老服務。
其次,要提升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老年人身體和心理都需要關懷和照顧,養老服務工作是需要耐心、愛心、責任心且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工作,其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多數養老機構的服務都不專業,工作人員大多是農村無業人員,年齡偏大、無相關培訓經歷,他們只是能照顧到老年人的日常飲食,對于老年人的心理關懷和其他文娛方面等需求無法滿足。針對養老服務機構人才缺乏的問題,政府應進行干預,不僅要通過提升養老服務產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出發來吸引更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畢業生來到此領域,還要和各大高職院校合作,為目前在崗的從業人員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提升這些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在防止人員流失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服務水平,讓更多老年人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本文是2018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課題名稱:促進沈陽社會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的對策研究,課題負責人:吳沙沙,課題編號:SYSK2018-21-01)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武赫,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7.12
[2]柏萍,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路與對策——以廣東為例,《城市觀察》,2014.02
(作者單位:遼寧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