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國逐步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其發展加速了社會的發展,航天科技就是一個例證。它的產生為人類探索世界和外太空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其對整個人類的命運和文明的進步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即通國分析航天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探討航天科技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航天科技;人類社會;影響
引言
當前世界上有將近六十個國家和地區在不斷探索航天航空技術,研究投入很大。換言之,一個國家、地區的命運和綜合實力已經和航天技術息息相關了。而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又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航天科技的發達程度。本文從航天科技對人類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的角度來分析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一、航天科技對政治的影響
航天科技對政治的影響體現在很多層面,總括而言為兩方面,其一是對于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其二是對國家凝聚力的影響。以下即從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在新的形勢下,各國和地區都將科技水平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隨著楊利偉的成功升天,我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送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航天技術仍在飛速進步,這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技的不斷走向成熟。這不僅展現出我國的國際實力和地位,更為各國之間合作提供了機會,同時在內部為國民經濟的發展開辟了穩定的環境。
雖然航天科技對國家核心競爭力有著積極的影響,但其也有著負面的作用。由于研究航天科技是一項高投入、高耗能的戰略任務,因而其相關研究開展均由政府組織領導。而政治力量能夠將人類社會引入好的方面也能將其引入歧途。隨著霸權主義的蔓延,其將觸手逐步伸向了太空領域。例如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給國家和民生民力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體現了其利用航天科技進行空中爭霸的歧途。從這一角度而言,其是不利的。因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只有合理利用航天科技,并將其用于正途,才能對內實現國家凝聚力的提升,對外體現良好的大國形象,讓各國之間愿意進行合作。
二、航天科技對經濟的影響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航天科技正不斷推動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從整體上看,航天科技能夠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巨大的,一般情況下,往航天科技每投入1份,就能產生一至十四倍的經濟效益。在進行仔細的調查研究后發現,在超級帝國美國打算將空間技術向產業化方向轉變開始,就為美國帶來了極其豐厚的經濟效益,間接締造了美國的經濟神話。如早年間,美國從長遠進行考慮,實施了阿波羅登月計劃,雖然耗資三百億美元,但卻為美國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國內外相關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其至少產生了10倍的利潤。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航天科技能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鞏固國家實力,為國與國之間進行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同時,航天科技還能夠造福人民,應用在人民的生產之中,提升社會生產力,從而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生活水平的提升。比如最直觀的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產生,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還廣泛應用在了各行各業。又比如應用衛星的發明,極大地改善了人類各方面的生產力,諸如醫學儀器、農作物品質和公共安全等。當前階段,我國航天技術極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同時,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進行宇宙太空的探索,人類正在不斷探索和開發新型藥物、干擾素、抗生素、激素和半導體材料等,雖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初有成果,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航天科技對軍事的影響
航天科技對軍事的影響能夠體現在諸多方面,首先第一點就是戰略威脅方面。從我國當前的實際國力情況來看,結合前文所述,航天科技對我國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國要充分認識到航天科技的重要性。目前,我國許多軍事專家已經指出,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哪個國家能夠占據絕對的軍事優勢,就能夠在世界競爭之中處于不敗之地。此外,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若能夠將航天科技運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就能充分作用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進而就自發將軍事裝備等軍事內容進行概念化處理。在新的形勢下,軍備競賽等已經同傳統的“戰爭”有了很大的差別,已然轉變為科技的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的軍事革命正在醞釀之中。從目前科技的發展水平來看,如果在將來有發生戰爭的可能,不僅是世界性的,更會是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戰爭,其殘酷性和危害性將會空前。因此,我國在進行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之后,表明我國對航天科技只會進行和平的開發利用,絕對不會將其運用在戰爭之中。從中能夠看出,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和研究,是基于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國家經濟實力的落腳點的。這也體現了我國始終秉持著的為人民服務和考慮的原則。
但是在我國秉持著和平理念的同時,美國等國家并秉持著不同的觀點,有些專家甚至直言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成功幾乎等于國家的導彈防御系統被擊破,雖然此言欠妥,但仍能夠從中看出航天科技的重要性。也能夠看出,在未來的發展中,哪個國家占據了空間技術的優勢,就能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就能在將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比如天基軍事系統,其被稱作“天軍”,其能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飛行穿梭在各國的航空之上,這對于各國而言都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也是美國對自身霸主地位的一種彰顯,是一種不穩定、不安定的因素。但目前“天軍”是其他戰爭武器所無法比擬的。我國也正在積極開發航天科技,并針對戰爭領域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正如前文所述,我國并不會將其運用在戰爭之中,而是出于和平考慮,出于國家的經濟利益考慮,是出于對自身國家綜合實力、國際地位的考慮,同時也是為了不被其他國家進行軍事上的欺壓和霸凌。從這個角度看,航天科技的存在,能夠從某種程度上保障一個國家的安全和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航天科技對于人類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在經濟、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從中也能夠看出,航天科技的積極作用是遠大于其消極作用的,因此,世界各國對于航天科技的研究并不會停下腳步,而是會不斷進行全新探索,合理使用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陳萱,李云.世界航天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J].中國航天,2009(11).
[2]徐純輝 .航天技術帶給人類的慷慨回報[J].科技咨詢導報,2007(07).
[3]蔣蕾,羅斌,朱民儒.讓紡織與航天親密接觸,對話中國航天服研制專家[J].中國紡織,2003(11).
作者簡介:
楊珊(199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煙臺,學歷:本科在讀,專業:武器系統與工程-火箭炮。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