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林
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復雜的課程,包括了大量枯燥復雜的數學知識,很容易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在學習中產生畏難心理,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而數學童話則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原本枯燥的數學學習生活增添趣味光彩。于是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積極將數學趣味童話引入數學教學中,并以此來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進而為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創造良好條件。本文將重點就如何利用數學童話培養學生數學素養進行探討。
巧妙引入數學童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知識的導入階段是數學教學的開端,只有保證課堂導入的效果,才能夠確保數學教學內容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長期以來,教師并不關注課堂導入,直接對新知識進行教學,無法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影響了課堂效率。然而,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盡可能地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導入數學課程,這是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奠定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
數學童話故事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同時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內容,因此將數學童話作為導入元素十分必要。數學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并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創編恰當的數學童話,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比例時,為了提高新課導入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編寫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來增強學生對比例概念的理解。如在西天取經路上,師徒四人坐在草地上休息,此時孫悟空從耳朵當中拿出金箍棒并將它變大。孫悟空問豬八戒:“金箍棒有多少米?”豬八戒回答說:“大概五米。”孫悟空接著又問“我1秒可以把它變成5米,我5秒可以把它變成多少米?”這樣的趣味數學童話故事不僅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還順利地引出了比例,激發出學生的探索學習欲望。
組織數學童話表演,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素質教育強調數學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則需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以及加強對學生教學引導的同時,還需要運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多樣化的數學實踐活動,在實踐當中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數學童話表演,讓學生在這樣多彩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數學的體驗和感悟,讓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鍛煉,也讓學生從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方法。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分數,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阿凡提巧治壞地主的動畫視頻,并鼓勵學生將分數基本性質的有關知識融入這個童話故事中。通過童話故事表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課堂教學的秩序,避免課堂時間的隱性流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數學童話的表演,并在表演當中掌握分數學習的方法以及完成分數的簡單運算,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鍛煉,為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高打下基礎。
激勵學生創編童話,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數學學科有著較強的邏輯性以及思維性特點,因此很多數學知識都抽象難懂,會加大學生學習以及理解的難度,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數學童話故事則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勵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將數學課程和數學童話整合起來,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數學童話的創編,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突破數學學習的難題,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寓意深刻的數學童話中獲得知識以及豐富技能,最終有效提高數學素養。
在創編數學童話時,教師要注重將自主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大膽創造,從而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掌握數學解題策略,實現寓教于樂。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的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把握這一類問題的解題思想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編數學童話故事,并進行童話故事評選。針對學生在創編故事當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給予耐心指導,同時還需要進行適當的思維啟發,從而完善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童話和小學數學教學有著極高的契合性,有助于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同時也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年齡特點相符,能夠實現寓教于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為了最大化地發揮數學童話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價值,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特點的分析,巧妙引入數學童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數學童話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勵學生創編童話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