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許欣欣
摘 要:圍填海工程的建設目的是針對海洋空間進行有效開發,以此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是在進行圍填海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海洋生態系統受損、海水質量降低及漁業資源衰減等不良狀況,極大影響著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要深入了解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繼而采取有效方法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使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得到有效控制,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圍填海;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其中海洋經濟占據了較大部分,各種海洋經濟開發項目不斷涌現,對我國土地資源的需求日益提高。但是在我國土地資源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各個地區對土地資源的控制力度逐漸增高,為解決土地資源的供需矛盾,逐漸將重點放在海洋地帶,通過圍填海工程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空間,有效實現對海洋經濟的高效開發。但是在圍填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我國海洋生態環境面臨著更大的污染問題及生態受損問題,對我國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對我國海洋生態環文明建設帶來更多問題,不利于海洋工程的科學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以此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1.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1.1海洋生態系統受損
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空間的占用量較大,其主要就是利用各個工程結構將一定的海洋空間變成陸地,以此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資源[1]。但是圍填海工程對該海洋區域的生物生存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導致許多海洋生物被迫遷徙,甚至有些海洋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最終使得該海洋區域的生物種類、群落結構及密度出現較大改變,且這種問題會經過食物鏈、生態鏈延伸到河口灣生態系統、灘涂濕地生態系統及陸地生態系統等等,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極其不利于我國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海水質量降低
在圍填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海灣內的納潮量會出現較大縮減,顯著降低了海灣內的水體交換能力,對海灣環境容量造成較大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海水的自凈能力,很容易引起水環境質量降低等不良狀況。例如膠州灣海域受到圍填海工程的影響,其富營養化指數逐漸提高,赤潮出現的概率也更加頻繁。同時,通過數據調查可以發現,泉州灣海域的活性磷酸鹽含量逐漸增加,且該海域無機氮,存在較嚴重的富營養化問題[2]。此外,在進行圍填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整個施工過程涉及到取沙、修剪圍堤、陸域推填及海上吹填等各種施工工藝,油污、泥沙等物質很容易流入到海洋,對海洋水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在圍填海工程建設完成之后,工程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廢棄物及生產污水也會影響到海洋生態環境,這些都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到的重要因素。
1.3漁業資源衰減
就目前來看,我國經濟魚類、貝類及蝦蟹的主要棲息地和產卵場就是沿岸海域、河海交界及濱海灘涂潮間帶。由于圍填海工程的建設占據了較大的海洋空間,以致濱海灘涂面積顯著縮小,對海岸帶的魚類洄游規律及自然生態平衡造成破壞,生境的破壞導致許多漁業生物難以生存,甚至有些水生生物的幼卵被掩埋,嚴重影響了我國漁業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增長,在情況過于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某些生物的滅絕等不良狀況。例如舟山群島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大型漁場,但是受到圍填海工程的大面積影響,導致漁業生物資源不斷減少,對我國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較大影響。
2.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具體方法
2.1實行海洋生態預警機制
對于一些比較脆弱、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海域,應積極做好敏感指示生物研究,做好對海洋環境質量的實時監控,以便能夠及時發現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使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保障。為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及時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態預警機制,一旦發現海洋生態環境遭到污染或影響惡劣時,應及時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結合監測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將分析成果提供給相關部門,使其能夠在進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時候,做到有據可依,有效實現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3]。同時,在海洋生態環境出現較大變化的時候,應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通知廣大群眾,盡可能降低突發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防止出現涸澤而漁等不良現象。
2.2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及監督
在進行圍填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整個施工過程涉及到水文動力、海岸地貌及海洋生態等多個專業,對工程項目的運營風險也難以明確,想要降低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就必須要做好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及監督工作。為充分發揮海洋生態環境動態監測及監督的作用,該項工作在工程建設之前就要做好規劃,在工程建設的初期順利開展,以便能夠對圍填海工程施工中的隱患進行有效處理,通過科學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得到有效控制。對于一些工程用途存在變更的情況,也要及時進行查處,防止圍填海工程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新的問題,使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保障[4]。此外,應及時在圍填海工程的周邊設置一定數量的監測站點,按月、季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深入調查,以便能夠準確把握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使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及有效性。
3.結語
為促進海洋生態環境與海洋經濟的協調發展,使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得到有效降低,應嚴格實行海洋生態預警機制、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及監督、優化海洋經濟產業布局,從多方面實現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使圍填海工程的建設更具有合理性及科學性,有效避免海洋生態系統受損、海水質量降低、漁業資源衰減等不良情況的發生,使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保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江泓.大型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J].化工管理,2018(10):188-189.
[2]張秋豐,靳玉丹,李希彬,王魯寧,葉風娟.圍填海工程對近岸海域海洋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進展,2017,35(04):454-461.
[3]于音.圍填海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J].低碳世界,2016(33):10-11.
(作者單位:遼寧省海域和海島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