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通過教育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并以此作為學??蒲谐掷m發展的源動力,真正實現“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興師”的最終目標。
營造科研濃厚氛圍,健全科研考核機制
做好教育科研工作,領導身體力行是關鍵。我校以一把手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努力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將教育科研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使學校教科研工作形成機制化運作,制度化管理,并制定了相應的教育科研考核制度,如《教科研成果獎勵條理》。特別是從實行績效考核機制以來,教科室將教師參與教科研工作與年度績效考核掛勾,制定詳細的績效考核條例,引導和激勵教師積極、規范地參與教科研工作,“將教師引導到科研工作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扎實科研培訓機制,為教師成長服務
樂讀書,善反思
本著讓每一位教師以科研為樂,擁有一汪“源頭活水”。學校將教師的讀書和學習活動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學期都會購買適合教師閱讀的書籍,發放到每一位教師手中,如《做最好的教師》《一盞一盞的燈》《第56號教室的奇跡》《靜悄悄的革命》等。通過推薦一本好書,開展讀書活動,讓讀書成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以讀促寫、愛讀愿寫、能寫、會寫。同時,將教師優秀讀書心得編輯成冊,《青年教師成長集》就是我校讀寫結合的成果體現。而充分反映各??蒲谐晒男?⑿笠哺骶咛厣?,如??扼辉贰贰⑿蟆扼幻纭?,并結合每學期一冊的區級刊物《教育論壇》,也為教師的發展和晉升提供了有力幫助和支撐。
校本研修形式多樣
校本研修是教師獲得專業成長的最基本方式,教師只有在學校這塊肥沃的土壤里才能生根、長葉、開花、結果。學校建立了“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引導教師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同時開展了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活動:讀書活動、主題沙龍、主題研討、網絡培訓……一系列的主題沙龍、研討交流,讓教師開闊了視野,磨煉了意志,體會到了自身價值,加快了成長的步伐。
“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
學校堅持以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為中心,重視省、市教科院組織的各類教科研培訓活動。如江蘇省教科院組織的在常州的“蘇州市精品課題”培訓活動,吳江盛澤中學的省優秀成果觀摩展示,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舉辦的“教科研課題研究與教海探航征文寫作”培訓,赴上海、杭州等地進行教科室主任培訓等。本著“以點帶面”的原則,外出教師學習回來后,充當培訓輔導員,把外出學習獲得的全新信息內化吸收,教科室主任再加以反饋和培訓,與全校教師共同發展,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
抓骨干,樹典型,帶全體
近幾年,學校成立了以教科室主任為首的教育科研小組,形成了“老中青”的梯狀隊伍。教科室每學期初都定期召開科研小組成員會議,除了總結一學期的工作情況,布置新學期的科研任務和重點工作外,大家還會以多種形式的活動,在一起共謀學??蒲邪l展,并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對其他教師傾囊相授。通過以點帶面,通過這些“草根化”的教科研先進典型,帶動學校教科研不斷向前發展。
2015年9月12日,在蘇州市小學教科室主任培訓專場中,我校教科室主任何建英教師,作為蘇州市小學科研共同體成員之一,做了題為《教育科研——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的研究,分享了自己在青年教師培養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為每一位教科室主任的學??蒲袆諏嵦峁┝藥椭?/p>
適時監管《教育科研工作手冊》
《教育科研工作手冊》(以下簡稱為《手冊》)是我區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塊基石,也是我校有效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手冊設置了“教育隨筆”“學習筆記”“課題研究”“繼續教育”和“學科輻射”等欄目,每個欄目還分設了3~4個子項目作為教師學期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綜合記載,最后還附設了一頁期末教科研工作的百分考評表,作為考核衡量每一名教科研工作者的主要業績,并與教師績效工資和骨干教師的年終考核掛起鉤來。
為了更好地使用《手冊》,學校相應制定了《手冊》使用條例、填寫指南、考評制度等,將《手冊》的填寫作為教師專業學習、專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加強指導、監督與調控,規范科研課題管理
加強指導,規范課題研究流程
我們要求教科室在課題管理上要注重指導與管理并重,協助課題教師做好課題申報立項、開題論證,制定方案、實施研究,到積累資料、統計分析,直至撰寫報告、準備結題,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仔細查閱,悉心指導,嚴格把控,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各課題負責人要嚴格按照學校教科研管理,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開展研究活動。對于工作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加強研究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指導,努力追求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性和完整性。比如在申報“十二五”區級課題時,我們有大量課題立項,根據區教科室的要求,采取了集中性進行開題論證的方式,由各個教科室主任組成幾個專家小組,分組逐一對立項課題進行閱讀、分析、論證,為課題把脈診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意見,確保課題的順利實施。
重視網報,積累研究原始資料
根據市教育科研主管部門的要求,學校建立了專門的課題網站或網頁,對區級及區級以上的課題實行網絡化管理,每月及時上傳研討活動有關的動態資料,每學期上傳課題實施計劃、研究成果、學期總結等。為了監督課題研究的常態化,提倡“真科研”,經常對課題網報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確保了課題網絡化的正常實施。
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扎實做好重點課題指導與服務
我校有多個省級立項課題,如《五禽戲作為“大課間”活動內容的可行性研究》《經典誦讀與學生人文底蘊培養的策略研究》《參與式評價:促進小學生自主成長體驗的綜合素質評價研究》等,教科室堅持通過個別輔導,抓重點內容,抓薄弱環節,樹立科研典型,打造精品課題。目前這三個省級課題已經有一個順利結題,一個進行了中期匯報,研究材料豐富,研究過程扎實,研究成果顯著,成為了區域內過硬的標桿課題。
摘取科研豐碩成果,為學校發展服務
推廣并強調成果,是激發教師提高科研意識最有效的力量,會激發更多教師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幾年來,我們的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結出了累累碩果?!段矣幸浑p勤勞的手》在江蘇省蘇州市中小學校本課程優秀成果評選中獲一等獎。2016年1月,學校被評為蘇州市教育科研“優秀團隊”,教科室主任何建英被評為蘇州市學科(學術)帶頭人,推薦成為蘇州市教育科研兼職教研員。“五禽戲”省級課題也申報參評江蘇省第四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為才有地位,有實力才有魅力。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雖然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和困難。如教研、科研如何進一步深化,進一步做實;如何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真問題”;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潛下心來,認真研究,拿出科學有效的對策。我們相信,只要用好教育科研這把金鑰匙,就一定能夠解決學校管理和發展中的諸多疑難問題,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并為學校的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終迎來我校教育科研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