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娟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效教學日益成為人們探討研究的焦點。多年來語文教學一直處于“少、慢、差、費”的狀態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改變這種狀態,很多教育工作者發出吶喊,付出汗水,披荊斬棘,開拓語文教改之路,希望語文教學能步入“多、快、好、省”的境界??梢哉f,高效教學一直是教師們追求的目標。那如何進行高效教學呢?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
注重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借助現代教學媒體授課已成為教學常態。多媒體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符合新課改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信息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調動多種感官,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能把聲音、圖片、圖表、動畫、視頻等多種材料融合在一起,從而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使整個人“活”起來,參與學習活動中。插入圖片、動畫等方式會激發學生的興趣??鬃釉疲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敝灰獙W習的興趣被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情緒就會激昂,思維就會活躍,就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聽課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設教學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有以下特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對學生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關注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審美情趣。語文教材的編寫也飽含這些深意,這些深刻含義散落在不同文體、不同題材的篇目之中,理解這些文本,尤其是理解作者當時的心靈感悟,對于高中生來講需要花費一些功夫。
而教學媒體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對于年代久遠的文章,多媒體能夠借助圖片、影像資料、真實數據等還原歷史、創設情境,極大程度上做到身臨其境,解決了很多語言描述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隨著情節起伏,完成一次心靈的旅程,從而準確把握文章要傳遞的情感。
多媒體教學技術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教師應該學會合理使用多媒體,注意適時適度,把握多媒體的最佳使用時機,突出語文的學科特點,避免用多媒體取代學生自身對語言文字的閱讀和品味,以及取代學生自主地想象和其在頭腦中對作品的二次加工。因此,現代教學媒體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新要求。
出色的信息搜索、篩選、整合能力
面對龐大的網絡信息資源、豐富的圖書信息、數目繁多的期刊信息等,這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信息捕捉能力、出色的信息檢索能力,應更多地傾向于學術論文、學術期刊、高校圖書館等的獲取途徑。同時在信息搜集工作結束后,教師需要對信息進行一個篩選整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直觀且有針對性地讓學生獲取最精粹的部分。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合適的多媒體展現方式
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認識到多媒體只是起到輔助性的作用,教學課件的使用必須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標,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的時候,必須圍繞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切勿本末倒置,讓學生迷失在絢爛的圖片、視頻中,從而達到不實際的教學效果。
符合學生發展規律,針對高中生特點,優化多媒體課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認真分析影響學生學習的種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認知風格、情感態度傾向、初始知識技能等。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高中生已經處于形式運算階段,能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使思維超出所感知的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命題運算。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除了重視感性的情感教育,更應該鍛煉學生的理性邏輯思考能力。
注重追求積極愉悅的學習體驗
學習體驗的作用
學習體驗主要是學生學習的感受,即伴隨學習活動生發的心理體驗。所以,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是有效教學的靈魂,學生越來越愛學才是學習有效性的內在保證。因為教學藝術精湛的教師,充滿教學魅力的課堂,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知識的提高、能力的增強、素養的提升,還有積極愉悅的學習體驗。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苦練基本功,一定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學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養,把語文教學當作藝術去追求。
學習體驗的原則
要想讓學生有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必須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在課堂上構建師生平等的交流和對話。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結語
高效的語文教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終極目標仍是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一切以學生為主。題海戰術和填鴨式教學模式不是高效教學,高效教學也并不意味著模式化和功利化。高效教學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符合教育規律,而建立高效的語文教學模式仍需要長期的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