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紅 蔡文強
摘 要:針對我國音樂教育現狀中所反映出的實際狀況,將達爾克羅茲先進教育體系融入音樂教育體系中,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從實際出發,有選擇的吸收體態律動教學方式的經驗與方法,從而形成一種新的音樂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是將國內外的先進教學方式相互滲透使用的一種音樂創新體系。希望通過體態律動教學方式的初探能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舞蹈
舞蹈是一門藝術,因此在舞蹈教學中不應該僅僅遵循傳統的 “教育”方式。[1]在達爾克羅茲的教學體系中與舞蹈教學有著緊密的聯系。20世紀,美國舞蹈家依莎多拉·鄧肯她的舞蹈原則是追求自然的節奏,動作上是赤腳起舞。她所倡導的美學思想是“美即自然”,舞蹈的核心是“自由”。她的舞蹈理念與達爾克羅茲的教學觀念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所以舞蹈運用在體態律動的教學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表情以及音樂來表達思想情感的藝術,[2]在體態律動教學內容上與舞蹈的關系來看,體態律動所強調的節奏要素、時間要素都有在舞蹈動作上體現。體態律動中力度、速度、幅度等要素也在舞蹈動作中得到體現。另外在體態律動中的空間因素在舞蹈的造型、動作中有出現。所以,體態律動與舞蹈教學的融合可以更好的促進律動教學的發展,可以豐富學生的藝術實踐。
在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課上,教室里桌椅的安排以及教室的設計都以我們平時所見的橫排縱排的排列方式上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用桌椅,學生們可以席地而坐,教學的每個不同的環節都可以讓學生跟著節奏律動來變換位置、變換隊形,在某些音樂或放松需要時可以躺在地上,也可以有桌椅但要改變以往的排列方式,進行新的隊形排列,有利于體態律動教學施展空間。讓學生圍成一個大圈,然后每個同學面朝圓心跪下,可以讓每個同學帶著筷子一只手拿一只,然后老師可以寫出一個基本節奏型如:
× × × │ × … … ││
兩手向前將筷子較差敲擊 雙手平行向上提 開始時用“ 準 備 開 始”給出基本速度老師剛開始帶著同學嘴里給予節奏提示,后開始變化節奏型。
× … … │ × × ×││
老師帶領完整一邊后,老師不提示讓學生自己完成并且只能用心理感覺節奏,不能數出節奏。設計這樣一個場景要學生們能夠在更輕松的環境下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簡易方便的教學器材,來配合教學。例如在教授節奏較慢,較為輕柔抒情的歌曲上,我們可以選用紗巾。教師發給學生一人一塊紗巾,教師首先示范一兩個紗巾舞動的動作,后讓學生模范或是創編動作。例如教師在教授課程《雪絨花》時,可以讓同學們再聆聽音樂的同時,揮動紗巾,可以根據時而輕柔,時而舒展。可根據音樂起伏在力度上發生改變。讓學生自由想象,可以配合走、滑、轉身等動作,在教室自由的活動。
表現歡快活潑的音樂時,老師可以用上鈴鼓,用鈴鼓清脆透亮的聲音給人積極興奮的情緒。例如教師在教授課程《鈴兒響叮當》,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想象在圣誕節坐在馬車上,唱著這首歌曲。老師可以讓一小部分學生模仿馬蹄的節奏,老師可以提示學生如“高抬腿”“跳步”等語言,讓學生統一穩定在一個節奏上,另外一堆學生拿著鈴鼓敲出歡快的節奏,另一部分學生可以用跳步加拍手一起演唱這首歌曲。
教師還可以利用鋼琴、大提琴或者是小提琴來演奏《搖籃曲》,讓同學聽著音樂閉上眼睛慢慢的躺在地板上,跟著音樂的節奏舞蹈自己的身體,要讓身體完全貼在地板上,讓手臂、腿、身軀、軟得跟面條似的。全身放松、搖擺或是做出其他舒緩性的動作。
舞蹈動作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啟發孩子們去跟隨著音樂做出適合該音樂情緒的動作。這些練習不用強調學生規范的動作,任他們自由發揮,或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點提示。這樣做學生不僅可以舞蹈還可以使學生體驗、學習音樂的律動,也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速度、節拍、情感這些方面的把握。舞蹈教學和體態律動的結合,能夠使學生獲得審美體驗。舞蹈也可以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學會協作配合。用不同形式的舞蹈內容運用到體態律動教學里,使音樂學習充滿了活力。
結語
我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擁有眾多人口的國家,與拉丁民族相比,其民族性格較為的內斂含蓄,不善于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另外由于千百年來封建習俗的禁錮,我們更不易達到精神和身體的放松,無法自由大膽地表現自我,將內心的情感充分釋放,向他人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情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由于人性不能得到充分健全的發展,我們的教育體制應該更進一步的完善健全。而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率教學體系正是著重的強調了放松、自然、肢體解放這些方面,對我們音樂教學是一劑對癥的良藥。
參考文獻
[1]柴瑜.啟發式教學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8(6):110-112
[2]蘇彥方.淺析高校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J].當代音樂,2017(8):73-74
[3]張奇.兒童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4]王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論[M].人民出版社 2002年
[5][英]德賴維爾.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高建進譯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87
[6]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7]姜謐婭.試論柯達伊——奧爾夫體系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9
作者簡介:
袁曉紅(1991-),女,漢族,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
蔡文強(1991-),男,漢族,本科,學士。研究方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