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霞
英語閱讀在高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但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之處不僅僅在于讓學生詞匯全通、語法順暢,以及對語篇翻譯、寫作借鑒等全方位掌握,還在于通過閱讀教學發展學生評判性思維,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思維和核心素養才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靈活的閱讀技巧,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也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主要表現為閱讀教學無篇章意識、對閱讀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閱讀教學缺乏人文性的教學策略等等。無篇章意識主要是指只注重教授語言知識點,缺少對語篇和文本分析的整體意識;閱讀教學定位不準確是指沒有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思想內容和整體結構,更沒有重視閱讀技能策略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缺乏人文性的教學策略是指沒有意識到學生的情感需求,沒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難以形成。上述閱讀教學現狀都與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核心素養背道而馳,更是造成高中生英語素養差、語言應用能力弱、學習興趣不濃厚、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
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
閱讀理解是一個“接受——加工——輸出”的過程,高中英語教師只有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改善英語閱讀教學現狀,掌握英語閱讀的精髓。
分級閱讀教學
分級閱讀教學就是依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英語認知情況、閱讀興趣、語言學習規律,為不同學生匹配適合的階梯型英語文章。分級閱讀不一定是對年級的分級,而是依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進行分級閱讀教學,還體現在課堂活動的不同級別的課程設計上,學生可基于自己的能力水平進行問題和任務的選擇。此外,分級閱讀還可以通過原版書的閱讀,借助原汁原味的表達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在自主閱讀中促使學生閱讀品格、閱讀能力的形成,而閱讀能力不僅包括輸入的技能,也包括輸出的技能,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要注重閱讀口語和寫作表達能力的發展。
分層閱讀教學
分層閱讀教學主要是指不停留于表層,層次由淺及深,閱讀是從語言層次到信息層次再到思想層次的過程。分層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底、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語法體系,對各個文章類型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和情感力的掌控度都要很熟練,才能在文本解讀中培養學生的深層閱讀理解能力。
語言層次主要是指英語的基本功,語音、詞匯、固定搭配、句子結構、語法和語篇結構等語言知識。語言層次方面的閱讀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閱讀理解題目對詞匯考察的重點,對派生詞和合成詞不容忽視,引導學生著重分析文章的長難句,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和文化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句型結構的有趣性和重要性,才能感受句子的語言美。
信息層次主要是指對文章信息邏輯關系的處理,能夠把握步驟,明確主線,獲取信息。學生要熟知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不同題材文章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實現有效閱讀。因此教師應挑選典型性的閱讀篇章,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問題設計注重重難點突破,進而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思想層次主要是指學生在概括歸納總結時,能夠把握文章內涵,對文章形成自己的評價和判斷,能夠產生情感的共鳴,在閱讀英文文章中獲得美的感受和思維悟性,培養學生批判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閱讀題目時,三個由淺至深的問題就是三個層次文本解讀的逐層深入,能夠促進學生深層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
英語閱讀教學新思路
把握語篇語義
英語閱讀教學必須要圍繞內容、思維和語言來進行。在進行語篇結構分析時,要整合出語篇的內容、主題、觀點、作者意圖和作者態度,為內容而讀,為思維而教,為語言而學。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關注信息加工或者內容加工的深度,注重思維培養的深度和語言關注的側重,可對語篇資源進行拓展延伸,在開放型的英語教學中促進新舊知識點的融合。
教學設計方向
英語閱讀是英語綜合運用的體現,因此教師在教授閱讀時,應具備綜合性的視野視角,定位準確的教學目標,開發有效的、與課程資源相關的活動和課程,通過速讀、略讀、跳讀等科學的閱讀方法,合作互動式的閱讀方式,促進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最后通過教學評價手段來檢測教學目標定位的準確性和教學設計的有效性,進而再進行微調。在進行大量閱讀題目的基礎上,補充課堂閱讀的不足,培養學生自主自發閱讀的習慣,將學生引入名著、新聞、報紙等真正的外文語境中,才能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形成。
結語
高中閱讀教學既要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又要讓學生能在積極思考中深度挖掘文章的“弦外之音”。英語教師應多思考、多學習,利用創新思維促進文本的深度解讀和深入挖掘,積極改變和完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激發其學習興趣,多層次培養學生思維,多渠道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才能促使閱讀達到最高境界,最終實現學生對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