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在小學學校管理中,作為學校的校長要管理全面的學校的工作。更要把學生和教師的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要從日常的學生學習生活和教師的工作中,及時發現優點和問題,及時進行應對,達到預期效果。
一、學校教師及學生學習生活略談
每日清晨,教師和學生都邁著輕盈步伐走入學校,開啟了一天美好的時光。教師在學校是學生的組織者和引領者,而我們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關注教師的生活的同時還要關注教師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認真的授課和上課,我們在巡課和看課的過程中會看到老師們上課的優點與不足,也會看到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作為管理者要及時記錄下看到的問題,及時改正不足,爭取更大的進步。
二、教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應措施
一日之計在于晨,每天早上的時光是最學生接受知識最佳時間。而我們在巡課的時候會發現教師沒有能更好的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沒有進行晨讀或者晨練,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收作業、講要求或者一些雜事上面,而影響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在巡課中,我們還發現教師上課時沒有按照自己所寫的教案來上課,而上課的內容要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所書寫的教案完全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在上課的同時,教師沒有關注學生整體。低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差。學生往往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尤其是一節課的最后15分鐘,是學生最容易溜號的時候。
面對以上在課堂教學方面出現的問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為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學習生活。早上時候很重要,要告訴教師,對于晨練和晨讀,要利用好。學校規定好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學年統一,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書寫速度。每月對于優秀的晨讀班級進行經驗介紹,全校推廣。
課堂教學是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教師和學生主陣地,所以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管理者要多加重視,多加思考的。管理者要深入班級認真聽取教師的每一節常規課教師每一節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的教學設計,低年段要多增加趣味性,高年級要多增加神秘感,每一節課上下來,讓學生饒有趣味在課堂中學有所獲。同時和教師靜心下來,設計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案,不要讓教師重復勞動的同時,學生還無所得。教師的每一節的教學設計要寫有所得,學生要學有所獲。
三、學校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在我區經常有這樣一句話,德育為先。學生學習的同時,行為習慣尤為重要。學生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更是至關重要。我們會經常發現,學生是好動的,學生在學校內經常會跑跳,雖然這是孩子的天性,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學生上下樓的秩序不光要靠教師的引領,還需要值周生的協助與管理。每周定期開展評比活動,樹立班級學習典型,推廣優秀經驗。
利用好升旗儀式和主題班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主題班會內容不可留于形式,我們通常發現,班級的班會時教師最不重視的一節課,往往應付開展。其實班會是對學生思想教育最重要的一節課,也是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重視班會及德育實踐活動課,靜心設計,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中學有所得。同時重視開展學校的各項活動,一味枯燥的學習,會使學生身心疲憊,我們需要統籌學校工作,重視活動,才能使學生在活動中也有所得。
四、家庭教育對學校工作的重要性
當前,父母都有一個想法為了孩子們的一生成長,從小抓起。大部分孩子任性,懶惰,自私,不會關心別人,不懂得謙讓,不會與他人分享等不良品德,為此,家長非常迷茫,上學之后老師也非常苦惱。
學校要多召開家長會,教會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應該從娃娃哌哌墜地的時候就開始樹立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從小就懂得生活中的道理,樹立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可以用兒歌的形式給家長講解生活的應該如何遵守道德品質。比如說:紅綠燈兒歌;一分錢兒歌;尊老愛幼兒歌等等,比如說:通過很多的故事,給孩子講解道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謙讓;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們懂得只要有堅定信念,什么事情都難不倒自己;一個思想品德好的人,即使學習成績不好,但他一樣會對國家做出貢獻。而一個道德品質低下的人,即使他的學歷在高,也會做危害國家的事情。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不同的,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的部門,有完整的學習要求和教學計劃,對學生實施學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家庭教育不是專業的教育部門,父母和孩子是有血緣關系的,以親自教育為主,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媽媽化妝,孩子就會模仿媽媽的行為畫口紅,涂指甲。從家長的眼中看孩子,覺得很可愛。但同時我們想想,如果家長當著孩子面偷東西,孩子模仿偷東西,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家庭教育的實施,不是要站在多高的層面上就說大道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步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相對于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更加重要。
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家庭,孩子是家長的寶貝.我們經常在街邊看到,很多孩子因為家長不給孩子買一些養成就會認為沒有用的玩具,而使孩子大哭大鬧,滿地打滾。家長沒有辦法只能買,而孩子品嘗到了哭鬧帶來的甜頭,所以下次還會繼續自己的做法。不給我就耍、哭、鬧,發脾氣、生悶氣,家長害怕孩子受到委屈,只能順從,漸漸養成了溺愛的結果。據調查,35%的家長特別溺愛孩子,45 %的孩子的家長要什么就給什么,從不拒絕。70%的家長每天給孩子零花錢;60%的家長說,如果孩子的要求達不到,就會和家長哭鬧、喊叫,直到達到孩子想要的一切。
家長的一言一行,生活習慣,道德品質是家教中重要途徑。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家教的重要性,在家里我行我素,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象,這樣有意無意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創設優良的家庭德育環境,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行,不能把自己的缺點完全暴露給孩子,要懂得約束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同時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規劃,有目的的進行教育,要有愛也要有嚴,多鼓勵少批評。
總之: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我們要細心的從點滴入手,關注學校的點滴小事,與家長攜手,共創學校美好前景。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紅陽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