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鳳
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還在修訂中,其強調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則是其中之一。時空觀念的內涵為“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歷史時間和地理條件下發(fā)生的。只有將史事置于歷史進程的時空框架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 在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時間軸來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科時間軸”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在學生擁有一定史實的基礎上,參照數軸的形式(可按需要橫向或縱向列出),以時間或時期、階段為坐標點,學生通過自主動手實踐,把散落在歷史教材中的主干知識有機地整合、分析,從而循序漸進地達成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
初建時間軸,把散落的知識“珍珠”整理出來
教師首先要說明歷史學科時間軸的基本要素、構建時間軸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并用實例展示該學習方法的優(yōu)點和實效,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力。
如在中國現代史的時間軸教學中,橫軸代表中國現代史的發(fā)展進程,以時間點或時間段確定時間節(jié)點。縱軸是中國現代史的六大主題內容,分別是“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20世紀以來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教育事業(yè)”,把這六個專題內容中的主干知識點繪制在同一時間軸上,從而建立起基本的歷史時空知識基礎和認識基礎。這樣一來,一定的時間段與歷史事件相對應,便于學生發(fā)現、分析歷史的發(fā)展變化和內在聯(lián)系。
活用時間軸,勾連出歷史諸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初建的中國現代史時間軸,以直觀明了的圖示方法,把現代中國的經濟文明、政治文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發(fā)展史實統(tǒng)籌到一張時間軸中。這張時間軸不過是堆砌大事年表,如果僅僅是機械地、靜態(tài)地展示時間軸遠遠不夠,還需要我們用好用活這張圖,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歷史時空觀。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啟發(fā)學生思考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重要事件的異同,以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提升認識。例如在學習必修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這個專題時,我設問如下:
第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農村生產關系經歷了幾次調整?調整的內容和結果分別是什么?由這些調整我們得出什么認識?
第二,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與三大改造的關系是什么?
第三,“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第四,經濟特區(qū)與港澳特別行政區(qū)有何異同?
這樣一來,學生對單元內知識記得更加牢固,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能更深入而透徹地理解和把握,從而實現專題或主題內知識的縱橫拓展和深化,形成立體的歷史時空認知體系。
其次,啟發(fā)學生理解和思考歷史發(fā)展的變化與延續(xù)、局部與整體,并據此概括出現代中國的發(fā)展階段及其呈現的階段特征。學生制作的時間軸上已經包含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的主干知識點,通過對這些主干知識點的梳理和歸納,很容易概括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大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將現代中國發(fā)展的歷史分期再細分一下,學生又會將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劃分為建國初期(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十年探索期)、十年“文革”期以及兩年徘徊四個時期,改革開放后的歷史又可以劃分為改革開放初期和改革開放新階段兩個時期,并且進一步概括出階段特征,分別是奠基、探索、受挫、徘徊、初步改革開放和改革開放深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重新整合教材,既兼顧了專題史學習,又注重培養(yǎng)了通史思維,學會運用“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方法分析歷史和現實問題,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再次,“貫通古今,關聯(lián)中外”是歷史學科的基本能力要求,而恰當、合理地運用時間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在高中教材內容學習完成后,學生會制作完成六張專題時間軸,分別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然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三張中國史和三張世界史的專題時間軸分別進行“貫通古今”的拓展,從而歸納出中國和世界,甚至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模式和基本規(guī)律,以此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把古代世界與古代中國、近代世界與近代中國、現代世界與現代中國進行關聯(lián)和比較,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科知識體系的逐步形成,也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和激發(fā)學生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認識和思考,并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多樣性有深刻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
結語
恩格斯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空觀念是由歷史學科的特質決定的,由這一學科特征出發(fā),我們歷史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時間軸對必修和選修模塊的歷史知識進行有機整合,把零亂的知識變成有序的、便于理解的時序體系,這是幫助學生形成學科通史知識體系、提升時空觀念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