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勤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語文教學的手段也更加豐富多彩。其中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優越性,逐漸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具有強大的信息加工能力,能使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圖文緊密結合,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和動聽悅耳的音樂來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生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起始階段,要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這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教學寓言《狐貍和烏鴉》一文時,我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在一片茂密的樹林里,一只烏鴉為了孩子正在樹林里找食物,找啊找啊,她發現了草叢里有一片肉,心想:今天運氣真不錯,我的孩子能吃上一頓美餐了。烏鴉銜著肉美滋滋地停在大樹上,準備休息一會兒就回家。這時一只餓極了的狐貍也在找吃的,找啊找啊,什么也沒找到。他不知不覺也來到了這棵大樹底下,抬頭一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嘴里還叼著一片肉,頓時,口水直流……當同學們全被故事情節吸引時,我突然停止了動畫播放,問:“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議論紛紛:“狐貍和烏鴉會說些什么呢?烏鴉有危險嗎?肉到底被誰吃了?”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由此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狐貍和烏鴉》?!庇纱丝梢?,多媒體創設出的情境能把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激發了求知欲,營造出了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
運用多媒體,有效突破重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問題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似懂非懂。而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到達的教學效果。
如教學《冰花》一文中,有這樣一句:“它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在教學時,我就運用多媒體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首先讓學生觀察“一束”“一朵”是什么樣的,然后利用“一束”“一朵”的疊加動畫,讓學生觀察“一束束”“一朵朵”又是什么樣的,這樣學生就輕松地理解其含義。所以,利用多媒體能夠幫助教師解決語言局限性的問題,把知識化難為易,既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培養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想象能力。
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感到教材內容多、課時少,教學時間不夠用。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資源的整合,加大了課堂容量和密度,更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練習評講課時,由于語文習題多、容量大,再加上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優等生感覺重復,學困生感覺力不從心。因此我靈活變通了課堂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將類似的題型歸類講解。這樣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而,利用多媒體整合資源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學習到多種題型及解題的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運用多媒體,強化思維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訓練也非常重要。傳統教學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出現了啟而不發、課堂沉悶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能力,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如《狼和小羊》一課中,課文最后一句“狼說著就向小羊的身上撲去”,按照順向思維定式,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為了點燃學生獨創性思維的火花,我采用求異法,一邊演示“狼惡狠狠地撲向小羊”的動畫一邊有意提問:“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有位同學說:“狼向前撲的時候,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隨即演示狼掉進陷阱里的樣子,同學們看了直鼓掌,求異思維一下活躍起來了。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候,被樹后面的獵人一槍打死了。”又有的說:“柔弱的小羊從力氣上斗不過狼,可是它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反而斗倒了狼,躲過了這場劫難?!边\用多媒體開拓了信息通道,打破了以往只有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們突破了思維定式,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了思維的創造性。
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如能適時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就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使兩者緊密結合,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實際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