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業智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當中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又可以提高閱讀的理解水平,所以,二者對于語文學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而閱讀是語文教育的起點,是學生識文斷字的首要目標,也是作文教學過程中最有力的助推器。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以讀促寫”的學習方式傳授給學生,結合課堂閱讀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于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結構、重點句式和好詞好句的理解,并讓學生依靠日常閱讀當中的積累,逐漸增強作文寫作的架構、表達等寫作能力。以下,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述語文教學當中閱讀對作文“以讀促寫”起到的巨大作用。
通過閱讀把握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閱讀每一篇文章后都需要去思考的,學生需要通過從文章中尋找或者以自己總結的方式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一篇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最想要讀者理解的內容,是這個文章架構鋪陳的最終目的。所以,教師需要從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入手,通過學習與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通過閱讀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例如,在《唯一的聽眾》學習過程中,我請學生們試著根據文章,自己總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生們通過精讀文章,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最終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唯一的聽眾》是一篇故事豐滿的記敘文,相較于說明文和議論文,記敘文往往不會把文章的主題思想放在文中,而是需要由學生自己提煉,這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學生可以通過精讀找出不同文種、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于學生自己的寫作將會如虎添翼。
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再加入自己的思考,最終能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這種閱讀訓練對于學生把握主題的能力培養十分重要,因為作文題目有時是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有時是通過漫畫、圖片或者一段文字來要求學生自主總結的材料作文,不論是什么題目類型,都要求學生把握住文章的主題思想,通過例子或者抒發感情來緊扣作文主題。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針對“提煉主題”進行訓練,從而加強在寫作前對題目主題的凝練和在寫作內容中對中心思想的把握。
通過閱讀仿寫句式結構
語文課本中每篇文章的作者都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每篇文章都是經過編纂人員不斷閱讀、推敲、討論選出的。因此有很多人說:語文課本是最好的閱讀素材。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重視語文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將每一篇文章都拆開了、揉碎了,從中提煉出精巧的行文結構和適用于學生寫作使用的句式,將其揀出來,抽絲剝繭般地為學生們展示文章結構、句式的精妙所在,讓學生在寫作文時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匆匆》時,學生們通過閱讀文章,紛紛表示第一段的第一、二句話就很吸引人。我請學生們品味第一自然段,并以此為例,試著寫出一組排比句加反問句的句子。同時,我告訴學生,不僅僅是排比句、反問句,任何句式和結構都有其特點,只要在閱讀過程中多留心,就可以發現很多經典的句式和句子結構。
好的句式、結構、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顯著增強句子的氣勢和情感的表達。教師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著重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仔細去挖掘文章中好的行文結構和句式,并試著去模仿寫作,試著通過好的結構和句式來架構文章,使文章的整體結構行云流水、詳略得當。
通過閱讀積累好詞好句
一篇好的閱讀材料就是一部藝術作品,閱讀的人可以從中獲得美的體驗與感情的升華。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課程當中的文章,讓學生提煉優美的詞語和語句并加以記憶,讓學生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熟練運用,促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掌握畫龍點睛的寫作手法。
例如,在學習《梅花魂》時,我請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找出文章中自己認為優美的詞語和語句。學生們通過閱讀和勾畫,找出了很多諸如:冷艷、屢屢幽香、漂泊他鄉、頗負盛名等詞語。經過我的引導,學生們還發現文章中對于梅花使用了很多擬人的描寫手法,這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使梅花的形象生動立體、栩栩如生并充滿生命的活力。
通過閱讀來積累好詞好句,可以讓學生通過文章直接感受到詞句的魅力,并且,由于學生是通過文章接觸到的好詞好句,因此直接借助原文來理解和記憶好詞好句更利于學生將詞句融會貫通,從而在自己寫作文的時候將日常積累的好詞好句加以利用。
結語
閱讀與作文同屬于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二者的學習互相配合、缺一不可。閱讀學習是作文的先驅,是作文質量的有力保證。不論是作文當中的中心提煉,還是作文行文結構的架構,抑或是寫作時點睛詞句的使用,都需要依靠日常語文課程當中閱讀的積累來進行強化,只有拓展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將課文當中的精華挪為己用,才能保證在作文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語文閱讀訓練,學生將從大量的優秀閱讀材料當中取長補短,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行文風格,并最終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