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倫
在小學階段,學習是學生們的首要任務,但學生們的身體才是第一要素,只有在擁有良好身心的前提下,才能為學習提供更多、更快的發展機會。而且,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進青少年身心健康、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養成良好健身習慣的重任。由此可見,體育教學在整體的教學活動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就此,筆者簡單談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該如何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更注重的是實際操作,不再將學生拘束在教室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小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教室學習,容易出現疲勞感、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等現象,所以,這時候的教學就應該以戶外活動為主,鍛煉身體,放松身體,使得勞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恢復精力,為后面的學習提供動力。
運用音樂配合,創設游戲情景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大都采用了簡單的教學模式,即學生站好隊,教師簡單地說幾句后就安排學生自由活動,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體育技巧,僅僅是單純地活動身體。所以,筆者經過研究與分析得出,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音樂輔助配合,創設游戲情景,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促使學生掌握技巧要領,提高身體素質水平。
例如,在教學“走”“跑”“蹲”“跳”方面,我組織了“模仿小動物”的教學活動,即根據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進行模仿,使得學生掌握技術要領。比如,小貓走路都是輕輕地,讓學生模仿小貓走路的形態,體會走路腳步的大小與輕重,感受走路的多樣化形式。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小貓學習“走”、小狗學習“跑”、兔子學習“蹲”、青蛙學習“跳”等等來了解形態是豐富多樣的。而且,每個形態又可以產生變化,轉換成另一種形態,讓學生深刻了解各形態之間的聯系,并給學生傳授形態的理論知識,使得學生對動作有了初步的概念。
接著我采用音樂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拍跳動起來。隨著音樂的節拍快慢,能促使學生更大幅度地活動身體,充分展開身心,在實踐中學習更多的技巧知識。可見,游戲與音樂配合教學的方式,能讓學生在體驗游戲教學樂趣的同時,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起到巨大的幫助。
運用動作模仿,增強身體素質
在小學階段,學生都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所以我根據這個階段的學生的特點,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教授學生體育項目與廣播體操。同時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進行分組訓練,指導學生自我鍛煉、合作鍛煉,體驗體育課帶來的樂趣。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嚴格要求學生堅持課間操的出勤。因為課間操是除體育教學工作以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反映學校整體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保證,是活躍校園氣氛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教授課間操時,我親身示范,從一拍一拍地教到合起來一節一節地練,用心用力地爭取教會所有的學生,并組織學生互相觀察,對動作做到位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并讓其帶動其他學生進行學習模仿,成為“小模范”。這樣不僅能使得學生提高自主性與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和信心,還能鍛煉身體和掌握課間操技巧。由此可見,利用學生愛模仿的心理,采用動作模仿的教學形式,對學生把握技巧、參與活動、增強身體素質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運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生記憶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體育教學的多樣化發展,甚至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而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有利于突破體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體育教材中的理論知識。
例如,在講解“跳遠”教學的過程中,常常由于教師的示范動作在一瞬間完成,致使學生很難看得清楚,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跳遠的技能要領。所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我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過程清晰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可以仔細觀察,在短時間內掌握跳遠的技能要領,更直觀、更清晰地了解體育教學內容,并很快地參與到跳遠訓練活動中。而且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享受動畫片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對比,使學生對錯誤動作形成深刻的認識,從而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意愿。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也有利于教師更詳細地教學,完善自身的教學內容,實行側重化教學。
結語
綜上所述,進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需要小學體育教師運用音樂配合,創設游戲情景,組織學生進行動作模仿,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綜合教學,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協調能力,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主動性,也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及體育技能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身心發展,最終實現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提高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