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燕
這幾年兒童話劇在幼兒園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們的藝術鑒賞能力,與此同時也能發(fā)揮幼兒們的舞臺表現力,是非常有助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藝術活動,并且話劇表演的出現提升了兒童各個方面的潛力,對學前教育起到推助作用。
在幼兒園的一些活動當中,話劇是幼兒們表現自己天性和培養(yǎng)表演能力最重要的體現。我們現在非常講究一種情景教育,讓幼兒們去扮演各種角色,然后讓他們在角色當中去學習知識,并且豐富自己的眼界和開拓思維。一些舞臺劇和話劇是最能體現幼兒天賦的,并且在編排和內容的組織上也較為新穎,能夠為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幫助。
幼兒話劇培養(yǎng)的基本點
我們在幼兒園舉辦話劇活動,不僅僅為了教育幼兒如何去理解話劇和故事,最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們的天賦能力,讓他們在表演和感受上更上一層樓。我認為,幼兒話劇培養(yǎng)的基本點要從兩點出發(fā),第一就是幼兒們的表演能力,第二就是幼兒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談談幼兒們的表演能力
比如在兒童話劇《三只小豬蓋房子》這個故事當中,我們選了三個幼兒去扮演故事里的小豬,三只小豬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時候按照常規(guī)的教育方法,就是先跟幼兒們講解小豬的性格主要是什么樣子,然后再讓幼兒們去表演。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fā)現可以采用兩個辦法對比效果,第一個辦法,先指導幼兒,再讓他們去表演。第二個辦法,邊指導邊讓幼兒去表演,結果得到的兩種表演效果完全不一樣。第一種方式,幼兒雖然表演熟練,卻沒有戲劇張力。第二種方式,幼兒們有爆發(fā)力,但是不夠熟練。其實想要培養(yǎng)表演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先讓幼兒聽故事之后再表演,這個時候能夠開發(fā)其潛力,教師根據幼兒的表演情況展開教導,然后不斷地完善。我認為,話劇本身是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必須要開發(fā)潛力,而不是在固有的模式上去引導幼兒。
培養(yǎng)幼兒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我認為,話劇的表演離不開對藝術的賞析,比如在音樂和服裝等多個方面的體現,其中藝術欣賞能力就是根據藝術作品中的歌曲和意境去感受并培養(yǎng)的。我們會帶幼兒們一起去觀看歐洲版本的《冰雪女王》話劇,歐洲的一些話劇一般會用一些生動的歌曲去表達每個角色當時的心情。在這部歌劇當中有一個場景:女王緩緩而來,所有的春天都變成了冬天。這個時候我們仔細觀察幼兒們的表情,他們都非常驚訝與好奇,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夠敏感地感受變化,并且在場景音樂的表達當中找到快樂。所以我們幼師的關鍵職責就是在于讓幼兒們在表演話劇之前去感受話劇的魅力,并且把藝術賞析的地方講解給幼兒們聽,也可以摘取其中的某個片段,讓幼兒去自主表演,使幼兒們先站在欣賞的角度獲得美的感受,然后再組織其展開話劇活動,這就是我們培養(yǎng)幼兒們的藝術能力首先需要做到的基本點。
注重幼兒的話劇興趣培養(yǎng)
總體來說,我認為,想要讓幼兒表演好一段話劇或者是一個整體性的故事,需要做到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幼兒話劇比較精煉和簡單,能夠用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舞臺效果去體現故事背后的豐富性,因此,前期的教育非常必要。
教師要學會運用話劇呈現出精彩的故事
我們必須要讓幼兒們在故事點上感興趣,這樣他們才能夠對表演產生注意力,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把話劇改編成故事,用故事的豐富性去提升每一名幼兒的認知能力。
比如在《丑小鴨》話劇的學習當中,教師用豐富的語言向幼兒們講解了這樣一個故事——丑小鴨是如何變成天鵝的?當我們發(fā)現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漸濃時,我們才能展開話劇教學的第二步。豐富故事的架構是為了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這個階段的幼兒不能較為直觀地去告訴他們該做什么,而是應該先用講解的辦法去提升每個幼兒的理解能力,最后再展開話劇教學的培養(yǎng)。
注重幼兒情感的表達
中班幼兒處于最為活潑的年齡階段,他們非常注重一種情感的表達。我認為,話劇表演不是讓幼兒們去說臺詞或者教師過度地去關注故事的完整性,而是讓幼兒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比如,小動物內心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他們在扮演哥哥、姐姐、弟弟這樣的角色時內心的波動又是什么。我們不要忽略舞臺劇的夸張性,因為只有豐富的情感才能夠表現戲劇的張力,所以先去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藝術情感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從表情、語言、微笑、情緒等多個方面去引導幼兒,慢慢地帶領他們融入情景,要充分做到從話劇的細節(jié)出發(fā),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實際效果。
結語
總的來說,我認為,培養(yǎng)幼兒們的話劇表演能力,其實就是與藝術能力共同進步。中班的幼兒更能夠去體會藝術帶來的感染力,在話劇的表演當中他們也會積極地表現自己。作為一名幼師,我們要充分地去了解話劇表演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幼兒情感的表達,做一名聰慧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