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要: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與飼料原料,被廣泛的用于各類食品與飼料加工中,由于其營養價值均衡、附加值高等特點,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但由于自然環境污染逐年加重、農藥使用繁雜等情況增多,玉米中重金屬污染物含量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筆者總結了實際工作內容,對玉米的鉛含量的快速檢測結果與大型儀器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為玉米檢測方法準確性進行討論。
關鍵詞:玉米;鉛含量;快速檢測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7-0020-01
1 產地情況
一般來說,黑龍江地產玉米的生產條件與施藥情況優于全國其他地區,玉米中的鉛含量較低,較為缺乏高鉛含量的檢測數據。如果鉛含量高于國家標準則將會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影響,對使用者的生長發育有長期的負面作用。一旦作為飼料被家畜及禽類攝入,由于機體消化情況異常,這些鉛污染物不能被有效代謝,則會造成富集作用,導致食用這些家畜的人類中毒。這就要求玉米的原料來源要對鉛含量進行嚴格管控,從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的角度來說,準確判定玉米及其加工副產品的鉛含量是科學有效利用玉米加丁的重要條件。
2 樣品來源
為了了解玉米不同鉛含量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本次實驗采用了30個特殊含量本,自然樣本來源于哈爾濱市區域內收獲的玉米樣本,生長環境為普通農業生長環境,但為使數據范圍更廣,在自然樣本的基礎上使用不同濃度的鉛標準溶液浸泡并自然晾干制成人工添加樣品,以此進行了檢測結果比對。
3 實驗過程
本實驗使用的測定鉛的方法為GB 5009. 12 - 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中第一法,即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前處理方法為微波消解法;使用的主要儀器為北京普析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CEM MARS6型微波消解儀。快速檢測使用天瑞儀器EDX3200系列X射線熒光光譜儀。限量判別使用GB 2762 -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有關規定,玉米中鉛含量應≤0.2 mg/kg。由于使用了國家標準的第一法,則認為使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結果為玉米中鉛含量的實際結果。
4 結果與討論
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本實驗中自然樣本玉米中鉛含量均未超過國家限量標準,這與樣本的自然生長環境及施藥等有關。由于人工添加樣本使用了鉛標準溶液進行浸泡,因此含量普遍高于或接近國家標準。從自然樣品測定結果來看,快速檢測法無法準確測定玉米中低濃度鉛含量,快速檢測結果與實際結果無法進行相關性判定;從人工添加樣品結果來看,在鉛含量在0. 16~0.22 mg/kg之間的樣品(樣品編號11~20)快速檢測結果與實際結果較為接近,且呈一定的線性關系;而在樣品濃度>0. 22 mg/kg時(樣品編號21—30),快速檢測結果與實際結果出入較大且無線性關系。也就是說,使用X射線熒光光譜法進行鉛含量的快速檢測時,僅在國家限定標準的一定范圍內(≤0.2±0.02 mg/kg)的結果較為準確,具有參考價值,這主要是由于儀器中加載的標準曲線有一定關系。而高于或低于這一范圍則準確性較差,參考的意義不大。但這也給相關的玉米加工企業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泛的技術支持手段,雖然這些企業還應盡量提高檢測水平,控制收儲使用安全,但是快速檢測在大范圍多批量篩查中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