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紀偉
摘要:蛋雞的飼養管理不到位會導致其在產蛋期的死淘率過高,從而使這一生產周期的產蛋量減少,使蛋雞養殖經濟效益降低。引起蛋雞產蛋期死淘率高的原因有很多,營養因素、管理因素、疾病因素都是重要原因。需根據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蛋雞;產蛋期;死淘率;原因;營養;管理;疾病;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7-0049-01
1 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
飼料因素。蛋雞在產蛋期對飼料的需要量較多,如果營養不足或者營養過剩、水料的供應不足等,不但會導致蛋雞的生產性能下降,還會引起蛋雞發生一些營養代謝性疾病,使其中產蛋期的死淘率過高。蛋雞在產蛋期對各營養物質的需要都較為嚴格,如果飼料中的能量水平過高,則會導致過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引起蛋雞發生脂肪肝綜合癥,造成蛋雞的在產蛋期的產蛋率下降,死淘率升高。因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因此在產蛋期對蛋白質需要量較多,但是如果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較高,養殖場片面的追求高蛋白,會導致蛋雞攝人過量的蛋白質,過量的蛋白質造成尿酸鹽沉積在內臟中,引發代謝障礙,造成蛋雞死淘率升高。蛋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鈣的含量,如果缺乏,或者搭配不當會造成蛋雞發生軟骨病,引起蛋雞癱瘓而面臨死亡或者淘汰。充足的飲水對于蛋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都影響極大,如果水供應不足,水料的比例不恰當,水質較差,會導致一些代謝病的發生,引起死淘率升高。另外,飼料的質量也會對蛋雞產蛋期的死淘率產生影響,飼料發生霉變后產生的霉菌毒素對會對蛋雞產生極大的危害,而霉菌毒素的慢性中毒常被忽略而導致蛋雞的健康水平下降,死淘率增加。
管理因素。蛋雞天性敏感,對不良環境的表現較為敏感,如果養殖環境惡劣會造成蛋雞產生應激,導致生產性能下降,死淘率下降。雞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如果舍溫不適宜,尤其是春秋季早晚溫差較大,舍溫的管理不到位會造成舍溫不穩定,溫度過高,雞群會發生熱應激,發生中暑死亡,而溫度過低,不做好防寒工作而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導致雞群發病,死淘率上升。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提高蛋雞的產蛋率,但是如果光照時間過長或者強度過大,有的養殖場為了促進蛋雞提前開產,極易使蛋雞形成惡癖而導致死淘率增加。目前蛋雞養殖多為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通常飼養密度過大,常造成雞舍的通風不良,有害氣體的濃度升高,導致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引發呼吸道疾病發生,使死淘率增加。另外,蛋雞易發生應激反應,如果飼養人員的改變、飼料突變、養殖環境發生改變都會引起蛋雞發生應激反應導致產蛋率受到影響,使死淘率增加。
疾病因素。蛋雞發生疾病是死淘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蛋雞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侵害后,會發生直接或者間接的感染而發生疾病,從而造成死淘率增加。另外,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易發生啄癖,也會造成雞群死淘率升高。
2 死淘率高的預防措施
蛋雞產蛋期死淘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對雞群的飼養管理與疾病的預防工作不到位引起的,蛋雞在產蛋期發生死亡,或者面臨淘汰,都會對養殖經濟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要想降低產蛋期蛋雞的死淘率需要從養殖的各環節人手,提供適宜的營養,加強日常的管理與疾病的預防工作。
合理提供飼料。蛋雞在產蛋期的營養需要較多,但是也要合理的供應。按照蛋雞在產蛋期的營養需要,根據飼養標準,在蛋雞開產前的19周齡就需要提高日糧的營養濃度,提高飼料中粗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的水平,滿足蛋雞體成熟和性成熟的需要,使雞群同步開產,同時防止蛋雞開產后發生脫肛和疲勞癥。雞蛋的形成對礦物質尤其是鈣的需要量較多,蛋雞在4月齡時,或者產蛋率達到5%時就要提高日糧中鈣的水平,可在每天的12點到20點適當的給蛋雞補鈣,并在產蛋期根據蛋雞的產蛋率增加日糧中的鈣含量。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控制好日糧中能量和其他營養物質的量,避免蛋雞體況過肥,以保持良好的體況和生產性能。同時還要給蛋雞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夏季需要給蛋雞提供涼水,冬季則要注意提供溫水。
加強管理。對蛋雞群進行科學的管理對于提高產蛋性能和預防產蛋期死淘率過高都非常的重要。對蛋雞日常的管理要按固定的程序進行,以使雞群建立良好的習慣和條件反射,給雞群提供適宜的養殖環境,控制好雞舍的溫度、相對濕度、飼養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風。注意觀察雞群的健康狀況,及時的將群體中的老、病、病、殘雞挑出。進行合理的光照,產蛋期保持光照恒定,并且要注意光照強度不宜過大。蛋雞群發生應激對健康影響極大,因此要做好雞群的抗應激工作,可以在日糧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抗生素,可以增加體質,預防應激的發生。做好夏季的防暑和冬季的降溫工作,防止冷熱應激的發生。
疾病預防。做好日常衛生的管理工作和定期的消毒工作。以減少環境中病原菌的數量,從而降低雞群感染疾病的幾率。每天都要及時的將糞污清理干凈,并且雞舍消毒要求全面、徹底,要堅持每2天帶雞消毒1次,每周對雞舍消毒1次。必要時可以在蛋雞的日糧中加入保健類的藥物以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