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磊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與現狀
意義
我國相關教育學者曾指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行之有效的能力就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個人修養與能力,如關愛社會,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重視自身的綜合發展并敢于嘗試新鮮事物,敢于實踐創新以及勇于承擔責任。而生物科學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今后參加社會活動以及實踐活動中參與重大決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學概念以及對待事物的探究能力,屬于一種價值觀的范疇。
現狀
截至目前,我國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升學考試都不約而同地將生物學作為主要考察范圍,出題率非常高。而且高中階段將生物學規劃為必學的科目之一,學生自身以及家長、教師都對生物學的學習以及考試的成績十分注重。這一現狀說明,生物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
但現階段,一些初中院校的學生對于生物學的學習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在學生與家長只重視考試的成績,并不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培養核心素養也就無從談起。
利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
通過生物實驗轉變教學觀念
利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之一是注重課堂教學觀念思想的轉變。生物科學素養需要慢慢培養,不能像理論知識一樣直接進行傳授,而是要注重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課堂上應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結合,既要重視知識的積累又要著重培養生物實驗的技能,還要注重通過生物實驗積累學習方法。此外,還應對生物教學實驗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情感道德與價值觀核心理念進行培養。針對此,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通過生物實驗能夠使得學生在短期內養成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而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輕松地應對其他學科的學習。
通過生物實驗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通過生物實驗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也成為當前學校、教師重點關注的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應充分注重提升學生個人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發揮主導地位,不斷地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生物實驗的探尋,并從中找出問題嘗試著自己進行解決,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綜合實踐能力。
此外,在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技能、學習思維、情感態度以及動手能力,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實驗進一步促進學生養成生物科學素養。
通過生物實驗培養學生自主解決生物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生物課堂上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能夠有效地培養自己自主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并且,通過學科的融會貫通,學用相結合的方式,能夠賦予生物學實驗更多生活化的內涵。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生物學實驗作為自然科學、地理、化學等內容的交叉知識點進行細化梳理,避免學生出現混淆知識點的情況。例如,在講到生物圈中水循環的內容時,空氣中的蒸騰作用會使水蒸氣變為降水,針對此就可以利用物理學的知識點來對大氣降雨進行進一步的解釋;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可以結合化學的知識進行重點分析,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舉一反三,幫助學生提升生物科學素養,以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
注重生物實驗能力的提升
教師應充分培養學生用生物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處理問題。為此,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分組教學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組協作能力等。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實驗之后布置一些小作業,例如實驗報告等,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在實驗結束之后協力完成,并在下次上課的時候進行匯報,這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實驗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鞏固,進而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式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全體初中學生的綜合發展,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受益終生。因此,在初中這一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我國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同時也對教學方式的執行者——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現階段的生物教學工作正穩步上升,但仍然需要教師不斷地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以探求更有效的教學成果。望本文研究的內容能夠引起社會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以期共同推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