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鑫
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接觸計算,到小學二年級時,計算難度會加大一點,開始學習簡單的乘法口訣和計算單位,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也都開始有所接觸。同時,學生開始認識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理性思維也是從此時開始培養,因此計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和認真的學習習慣。
巧用數字游戲教學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不適合純理性的思維,比較適合在玩中學。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天性,在課堂上用游戲的方式來教學。比如學乘法的時候,讓學生從1開始接龍,遇到6的倍數不能說出來,而要說一種水果的名字。在教學生認識單位的時候,注意要把實際生活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物品的長度單位,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提高課堂質量的目的。
引導學生學會估算
教學生學會估算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在以后學多位數的除法時,估算就會顯得十分重要,學生在做三位數的加減法時需要估算能力,并且,判斷大小時,這種估算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前,必須先加強學生的口算,也就是心算能力,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礎,會讓學生對數字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在計算時對計算結果可以進行估計。在提高估算能力上,我認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現場提問,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這個答案不要求精確,只要求答案接近就可以,這樣的提問還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此外,在對長度單位的認識中也能對學生的估算能力進行培養,學生會了解到桌子的長度單位應該是多少,鉛筆的長度單位應該是多少,對這些物體的估計都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總之,估算能力的培養是對小學生理性思維培養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數學試題的分析能力。學生提高了估算能力,也會不知不覺地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估計,比如做某件事情的后果,有利于培養學生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的良好習慣。
注重教學方法,讓學生易于接受
在新課標的改革下,我們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現如今,我們越來越重視教學方法,因此可以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對于現在的二年級學生,他們出生在觸屏時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我們要結合多媒體教學,必要的時候可以把與計算相關的小游戲引入課堂。在計算題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在出題的時候區分難易程度,打造“闖關型”的試題,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加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會提高計算能力。
加強訓練,杜絕“馬虎”
小學生的計算經常出錯,有的題明明會算,但有時候還是會寫出錯誤的結果。針對這種現象,除了有部分不認真計算的因素外,還有知識掌握不牢的因素。針對知識掌握不牢的問題,需要通過大量的計算來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業的布置上多布置與計算相關的題,學生在提高熟練程度的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而在計算不認真這一問題上,教師應該善于總結每位學生的錯誤之處,如果某個學生每次出錯的地方很相似,就說明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教師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此外,教導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應先追求質量再追求數量,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新課標要求教師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智力因素,還要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開發。可以說,智力因素在課堂內,而非智力因素在課堂以外。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傳統的統一式教學已經不符合教育的進步,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和不均衡性,學生有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以及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我們不能以相同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對于提高計算能力,每個學生可能需要不同的途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自主提高計算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對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啟發他們善于去發現,啟發他們自主地發現數學的邏輯性,實現培養學生邏輯性的目的,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會對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把每一個學生放對了地方,他們都會是一個個很出色的學生。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十分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
鑒于小學數學中計算能力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本文總結了五種強化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但要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僅是有方法就可以做到的,還要針對每一位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需要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傊?,在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探索上,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計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