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盛
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初中歷史課程屬于一門重要課程,是初中教育的基本學科。加強歷史課堂教學,可以讓初中生更好地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從現實教學情況來看,因受到傳統觀念、不是主考課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初中歷史教師與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甚至一些教師不善于挖掘新穎的教學方法,依然沿用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自然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是相關人士思考的重要課題。
建立高效課堂的意義
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因此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改所需,更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積極性的重要途徑。總體而言,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高效課堂讓課堂煥發生機
在傳統歷史課堂上基本采用灌輸——接受模式來進行教學,學生被動接受。但是高效課堂使用了新理念,課堂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及踴躍發言,以學生為中心,在交流中實現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時刻處于主動狀態,真正地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人。
促進學生發展,增強學生自信
高效課堂實現了做中學、想中學。做中學能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及合作能力;想中學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高效課堂學生還能踴躍發言,積極配合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應答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的自信。只有提高這些能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現高效初中歷史教學課堂的策略建議
加強互動教學,推動學生進步
從初中歷史課堂來看,目前最大問題就是互動性不強,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幾乎都是教師機械教、學生機械學。事實上,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提高課堂互動,通過互動教學活躍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中獲取階段性進步。互動教學的模式能夠有效凸顯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具有學習動力,自然興趣就會高漲,就會全身心融入課堂,不斷進步。比如在開展《文成公主入藏》(人教版)教學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在課堂上開展一次話劇表演。在話劇表演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盡可能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有一些學生表演欲強,教師可發揮其長處讓他上臺表演,而有些學生不喜歡表演,就可參與幕后工作。通過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讓話劇圓滿完成演出,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還能使其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和參與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精心提問,提高課堂效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打造高效課堂。而且采用這種教學不但能體現出教學的重難點,還能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啟迪性的問題,甚至引導學生提出疑問。采用啟發式教學時,教師在提問時應該問到關鍵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提問題必須具有一定分量,而且問題難易程度一定要適中。比如在初中歷史知識《最可愛的人》(人教版)教學時,教師可給學生提出相應問題:文章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經過和原因是什么?而抗美援朝所處背景和中國出兵的真正緣由是什么?能否描述一下戰斗英雄邱少云和黃繼光的故事經過呢?通過這種一連串、層層遞進的提問可讓學生明白: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人們以“最可愛的人”稱呼他們來表示尊敬。通過這種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啟發式提問,學生對“最可愛的人”就有了深刻認知。
合作求知,團結一致
采用小組合作教學
教師需要,大致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及能力。因此歷史課堂教學中,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將班上學生劃分為歷史興趣小組。在分組時要盡可能確保每個小組實力基本相當,每個組最好有5~6人,由信心謹慎、成熟穩重、具有大局觀的人為組長,統籌組內成員分工,其他學生協助。小組合作時,應統籌兼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合作教學中,教師應最大程度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由學生真正掌握學習主動權,提高課堂教學的合作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掌握交往技能,交換學習成果,促進彼此學習,培養發展學生傾聽、總結等各方面能力。
學生合作技巧總結
小組學習是通過分工合作、整理收集資料、展開討論、表達及實踐,以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培養合作技能非常重要。首先要學生會聽,如果大家都在講,而無人聽、無人記錄,就無法知道究竟在講什么,無法吸收其他人的見解。當然聽完后可適當進行補充,發表個人意見。同時學生還必須具備討論技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然對知識的理解存在差別,因此怎樣分享小組學習成果和怎樣表達同等重要。總之,教師要實現合作教學的效率提升,就必須要培養學生會聽、敢說、會說及思考等各方面合作技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歷史課堂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