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娟
以閱讀文本為媒介,重塑語文閱讀的重要性
高職階段的教學多以技能技術為主,側重于學生技能的掌握,而對于語文這樣的學科,并不在專業課范圍之內,考試壓力較小,因此學生多數并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最終導致語文學科形如虛設,并沒有對學生產生應有的影響,語文閱讀教學更是很難進行下去。然而閱讀是語文學科的基礎,更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轉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認識,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和影響力,體會到語文閱讀的深刻意義。這一轉變,需要語文教師下決心、找方法,慢慢引導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認識到語文閱讀對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從語文閱讀文本著手,以此為媒介,向學生傳輸語文知識,傳達語文魅力。此外,語文閱讀有社科類語文閱讀、古詩文類語文閱讀、文學類語文閱讀等,每一類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從中都深含語文的基礎知識和文化底蘊,無論教師向學生教授哪一類閱讀文本,都要精心備課、研讀文本,在講授過程中帶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知識,學生才會有所收獲。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
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好的、適合的教學模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階段,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呼聲越來越高,也得到了教育界眾多人士的認可,語文教師不妨以時代潮流的指向,轉變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變教師為主體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從課堂領導者的身份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細節部分教給學生們自己去處理和豐富。教師要想把學生徹底融入教學過程當中,就必須放棄自己的一言堂模式,聲情并茂地將學生帶入自己的課堂,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欣賞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談談對朱自清先生的認識,了解作者再學習品味他的文章就會更深入。其次,教師帶領學生深情閱讀,感受文中的美好意境,最后讓學生們講一講自己看到的美景,再去領讀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由學生小組討論朱自清筆下荷塘的獨特之處和寫作特點。最后,讓學生們自由討論朱自清筆下的荷塘美在何處,為什么會讓人覺得美呢?整堂語文閱讀課,學生一直參與其中,時刻都有問題需要他們去思考、去解決,加之教師在一旁引導,學生的收獲一定頗豐。
以豐富的閱讀文本內容,活躍課堂語文課堂氛圍
一般學生腦海中的語文課堂都是問答式,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站起來回答,你一言我一語地進行,顯得有些枯燥,雖然這樣的課堂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傳輸大量的知識,但也把語文閱讀課設置得太過死板,而語文閱讀課本應是活躍的,因為語文閱讀文本極其豐富,包含了世間的喜怒哀樂,內容上極其豐滿。因此,我們要開啟研發多種教學模式,豐富課堂。
例如,在學習關漢卿的《竇娥冤》時,它本身是一個雜劇,全劇四折,每一折的唱詞都能夠表現出主人公竇娥的悲慘形象。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演出自己喜歡的人物,學生自導自演,在語文閱讀課堂再一次還原《竇娥冤》這場戲。學生從準備到表演,深入人物特點演繹,由此,對關漢卿的《竇娥冤》會有更為深切的認知和感觸,而這種通過表演的課堂教學形式,更是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僅使學生更加喜歡語文閱讀,更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更新教學理念,明確閱讀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定位
在高職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還在延續傳統教學的“四部曲”,即“詞語解釋”“文章結構分析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概括”和“寫作特點分析”的模式。這種模式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遭到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受到影響,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針對這種情況,高職語文教師要認清教學趨勢,更新教育理念,確定自己的角色定位,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有效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率,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學生的認知體驗上去解析文本,尋找學習的生長點與結合點,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生成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出語文閱讀學習的魅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是固化學習,而是欣賞,在大腦形成另一番景象。
結語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有許多種,明確高職教育的優勢和特色以及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與當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找到高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發展的方向模式。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2017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與方法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zcy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