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興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猶如雨后春筍般競相涌現,小組合作學習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該方法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成了現階段很多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但是,就現今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追其緣由,主要是因為這些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太過流于形式,并沒有抓住該教學法的真正內涵,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以及相關文獻,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各位讀者帶來一些指導。
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
為了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人數切忌不要過多,如果一個小組里的人數太多,那么當他們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勢必會有一些學生無法充分展示自己。相反,每一組的人數也不能太少,如果人數太少,合作學習的效率就會降低,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便無法得到有效激發。
一般來說,一個小組里的人數最好控制在4~6人之間,每組的組員配置必須合理,如男生和女生的比例要協調、尖子生和學困生的比例要協調、性格外向的學生和性格內向學生的比例要協調等等。此外,教師還必須保證各小組的綜合實力要不分伯仲,因為這對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很有幫助。
總而言之,教師唯有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舉個例子,在學習《角的度量》這一章時,其中會涉及讓學生“畫角”的問題,如果教師不能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組,勢必會使學生畫出的圖的質量參差不齊。比如具有畫圖功底、邏輯力強的小組畫出的角的質量會很高,相反,其他小組所畫的角則會顯得有些混亂。
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就目前人教版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來說,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對此,各位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因時制宜地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比如一些鍛煉學生計算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就不適宜用小組合作學習,而對于一些具有開放性且探究性很強的問題,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俗話說 “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合作探究,學生才能探索出最好的答案。
舉個例子,在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這一小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其具體實現形式為:首先,學生要對學校周邊商店中的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進貨量進行調查,之后基于收集的數據去制作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特點為他們分配任務。比如,讓外向且口才好的學生去收集數據,讓內向、細心的學生去整合數據,最后再讓畫圖能力好的學生去繪制調查表和條形統計圖。在這樣的合作環境下,每一個組員都能有效且充分地參與合作學習之中,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此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對數學這門科目的興趣會得到有效提升,這對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加強合作交流技巧的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基于小組模式,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探究,而作為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合作交流的技巧進行指導,因為合作交流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效率。此外,教師還應重視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和情感變化,要及時了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所遇見的困難,以及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所暴露出來的缺點。基于此,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幫助,從而幫助他們更加高效地進行合作學習。
舉個例子,在學習《圓柱與圓錐》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自己的班里設置一個“交流角”,然后鼓勵各小組及時將自己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寫到這個“交流角”里。之后,教師每天都要對“交流角”里的內容進行總結,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漸漸解決自身所面對的困難,幫助他們更好地去認識圓柱和圓錐。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教師應定期在“交流角”里更新一些與合作交流技巧有關的內容,如解說技巧、成功案例等等。
由上述內容可知,教師之于學生的意義,就好比指路的燈塔之于帆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高效且快樂地進行學習。所以,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積極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扎根于學生群體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合作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去開展教學,首先應做的就是依據學生的性別、學習層次、性格特點等因素對其進行科學分組。其次,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因為就現今教材上的內容來說,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最后,教師還必須重視合作交流技巧的指導,因為合作交流技巧能夠很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