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梅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進,在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本文對信息化時代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進行了探討。
情景導入創造美的意境
在信息化時代下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在教學時,善于從視覺、聽覺等方面教學,使學生不僅學習知識,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美、認識美、發現美,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閩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畫大樓》,新課的導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實物,看看身邊的事物,你能想到什么呢?在教學這課時,我的導入部分是給學生創造一個美的意境。在課前先布置孩子回家觀看《巴布工程師》動畫片,讓學生先認識巴布這個人物,了解這個人物的工作。
課堂教學過程如下:
播放巴布主題曲音樂。
教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你知道是哪部動畫片的歌曲嗎?同學們,瞧!巴布工程師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今天向日葵村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巴布工程師視頻。
教師:為了更好地建設海邊小城,巴布發布了一則消息:尋找最強設計師。
教師: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畫大樓。出示課題《畫大樓》。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走進課堂,走進教材。
創作過程加強美的滲透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所以教學過程離不開創造,它包括教師的創造和學生的創造。創造是美的源泉,堅持創造性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激情。在長期的課堂教學觀察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較高,但制作出的電腦作品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整體的設計都缺乏協調性。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地展示作品美,多元化地體現美的因素,要讓學生多賞析他人好的作品,引領學生多瀏覽優秀健康的網站,學習其優秀之處,多渠道獲得美的創作靈感。
如:閩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畫大樓》,新授課的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巴布錄音:恭喜同學們,收獲一枚初級建筑師勛章,接下來一起挑戰高級設計師吧!
教師:美麗的海邊小城需要建造這些建筑:居民樓、學校、商場、醫院、公園和寫字樓等等,同學們可以發揮你的想象合理地設計你理想中的大樓。
教師:巴布要提醒大家,你設計的大樓一定要注意突顯建筑特色哦!
教師:那設計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怎么辦呢?巴布有個小錦囊給大家。
課本第十二課《畫大樓》 求助小組成員
觀看教師下發的視頻 尋求教師的幫助
教師:巴布給大家提供了一些設計參考圖,當然巴布更希望看到你們的設計想法和創意,現在開始你們的設計吧!只有八分鐘哦!
教師:設計時間到,教師匯總了一下同學們剛才操作時遇到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你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通過剛才的匯報,你又獲得了一些小技巧,現在請大家接著完善你的大樓。另外,你設計的大樓一定要注意突顯建筑特色哦!
又如:在教學閩教版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制作多媒體幻燈片》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體驗作品的美: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物世界》這部動畫片嗎?這里還有一幅美麗的畫。瞧!那有趣的猴子、漂亮的長頸鹿,這一切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們就到神秘的動物森林走一走,去看看神奇的動物世界。我們還有一個任務,要把你看到的用PowerPoint2003制作成一本幻燈片畫冊放在學校網站上給大家欣賞。這時我就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發現森林之美,有的學生說風景很漂亮,有的說動物很可愛。所有這些都是學生眼中發現的美,學生通過觀察更進一步挖掘創作靈感,為下一環節的創作奠定基礎。
賞析交流體驗美的成功
在賞析多媒體電腦作品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色彩搭配、布局、風格、動靜搭配、聲效運用等方面來分析評價作品。教師在作品賞析時應更多地讓學生自評、互評,聽聽學生的不同見解,從而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會去發掘、發現和肯定作品美的地方。
如:在教學閩教版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制作多媒體幻燈片》這一課時,先自評讓學生說說自己制作的幻燈片最棒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在小組之間評選,最后在全班開展師生之間的互評。有的同學說“我覺得他制作的幻燈片音樂和圖片搭配得很和諧”,有的說“我覺得他制作的幻燈片整體色彩是一個色系的,看了很舒服”,還有的說“我覺得他制作的多媒體幻燈片翻頁效果樣式多、效果漂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使枯燥的作品展示變成一個個發現美、感受美的視覺盛宴。
結語
以美育美,以美啟智。美育可以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又保證了美育思想的發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充分發現美、感悟美、領略美,讓美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讓美育成為信息技術課堂上的一個亮點。
基金項目: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項目編號:FZ2017GH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