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集束化護理改善重癥醫學科腸內營養治療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重癥醫學科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腸內營養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0,開展常規護理)和實驗組(n=30,開展集束化護理),比較2組臨床指標、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結果:實驗組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均高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醫學科腸內營養治療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可有效改善營養情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采納和全面推廣。
【關鍵詞】重癥醫學科;集束化護理;腸內營養
重癥醫學科收治的多為身體機能極差、病情危重的患者,且此類患者往往需要腸內營養支持治理好,以使腸黏膜功能得到有效保證,降低應激性反應發生率,恢復腸蠕動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屬于臨床常用治療方法。在對重癥醫學科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過程中輔助集束化護理,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生存質量和預后[1]。本文選取我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腸內營養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重癥醫學科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腸內營養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0)和實驗組(n=30)。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4:16,患者年齡分布23-54歲,平均(37.3±5.8)歲;實驗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3:17,患者年齡分布24-55歲,平均(38.2±5.7)歲。統計處理兩組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給予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導管保持暢通無阻,對營養液進行合理配置等。實驗組開展集束化護理:①組建集束化護理專業小組:選取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②制定和完善集束化護理措施:將組內成員組織到一起對集束化護理理念進行學習,對患者病情予以全面了解,綜合臨床經驗和檢查結果對腸內營養治療過程中常見的、潛在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③開展集束化護理:①對各種導管進行固定,定期予以檢查,發現脫落、堵塞等情況時及時明確病因并采取解決對策。②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理好前需要嚴格遵照醫囑對營養液進行配置,并對空腸管、鼻胃管確認后再輸注,將營養液輸注速度調整為20-40ml/h,最大速度控制在80-100ml/h。輸注營養液時對胃內容物進行回抽,若營養液殘余量>200ml,可暫停喂養;營養液輸注時需要抬高床頭30-45°,保持30min側臥位,以促進營養液消化和排空,避免胃內容物發生反流,降低誤吸等發生率。結束腸內營養后盡可能不要進行扣背、翻身等動作;③做好口腔護理,定時予以清潔,3-5min/次,2-4次/d;營造溫濕度適宜的病房環境,定時通風換氣,強化消毒,對探視人員數量、時間進行限定;向意識清醒者講述腸內營養支持的重要意義,護患之間保持良好溝通,實施心理疏導和撫慰。
1.3觀察指標
護理后觀察2組總蛋白、血紅蛋白、白蛋白變化,并對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記錄。
1.4 統計學評析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有關數據,臨床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各以( )、(%)加以表示,比較行t檢驗、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率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2組臨床指標的差異
實驗組總蛋白、血紅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2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重癥醫學科患者具有較高的病死率,預后差,需要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以保障患者病情康復和生命健康[2]。集束化護理通過歸納、總結分散的護理方法,促使其形成統一、系統性的護理措施,為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營養良好的條件和基礎,確保患者持續享受到完善性的護理干預和服務[3-4]。
研究發現[5],重癥醫學科患者接受集束化護理后,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病情,還進一步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發生危險。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總蛋白、血紅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足以證明,重癥醫學科腸內營養治療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可有效改善營養情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采納和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彥.應用集束化護理改善重癥醫學科腸內營養治療患者護理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2):3410-3411.
[2] 徐妍.集束化護理對重癥醫學科腸內營養治療患者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6):162+164.
[3] 趙瑞娟.對接受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重癥醫學科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5(10):151-152.
[4] 劉芳,陳麗麗,王宣±麗,汪敏.集束化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管理中的應用及評價[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6,39(03):276-279.
[5] 盧惠萍,尹志勤,潘利飛.集束化護理預防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喂養不足的效果觀察[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47(01):74-76.
通訊作者:金晨曦,女,江西贛州,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