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嘉欣
摘要:隨著全媒體的發展,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已經不再獨占聲畫資訊的優勢,反而面臨著傳播速度受限、傳播渠道單一、收視人群流失的困境,在生存空間受擠壓的形勢下,電視民生新聞必須改變以往新聞信息來源匱乏、傳播渠道單一、內容良莠不齊的弊病,走強化從業人員素質、多元化拓展新聞信息來源、多方開拓傳播渠道的革新之路,才有可能在未來越來越激烈的傳媒大戰中立足。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民生新聞;革新
一、融媒體時代概述
最早“融媒體”的概念是國內研究人員基于美國學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而提出的。但自從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傳播規律”之后,業界對其研究熱度不斷上升,當前已經形成了“充分利用互聯網載體,把那些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融通、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定義共識。2014年也成為了融媒體的開局之年,經過近5年的融合探索,廣播、報紙、電視、雜志、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客戶端等各傳媒平臺間已經摸索出了一條深度融合的一體化發展道路,可以說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二、電視民生新聞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困境
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由來已久,借助現代社會開始廣泛關注社會民生問題發展態勢及電視傳播廣泛的渠道,電視民生新聞的比重在電視節目中的重要性現越來越凸顯。從本質上來看,電視民生新聞也屬于社會新聞的一類,主要從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來,群眾的生存狀況與生存空間都是其播報要點,面向的群體也是普通群眾。但由于有著整合現有媒體傳播資源的優勢,融媒體以無可比擬的發展勢頭搶占信息傳播的高峰,電視民生新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威脅。
(一)傳播速度及內容數量受限
速度是融媒體在搶占信息傳播高地的有力手段,借助手機端等移動平臺,新聞受眾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最新的新聞資訊。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融媒體即可進行同步推送和播報。可以說,融媒體已經很大層度上縮短了時空觀差異,將新聞的“時效性”特征發揮得淋漓盡致。但縱觀國內省臺以上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絕大部分還采用“準點欄目+定時播報”的模式。只有在重大事件發生時才開出直播窗口,相對于融媒體的“幾乎無時差”而言,電視民生新聞在傳播速度上受限較多。同時,由于融媒體整合了新媒體內容擴充無限制的優勢,可推送的新聞內容在體量方面也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電視民生新聞受限于新聞欄目的節目時長,不得不對采制的新聞內容進行刪減,傳播的內容數量也無法做到“事無巨細”。
(二)傳播渠道單一、收視人群流失
相對于融媒體可以利用多種定點及移動終端等多種渠道推送新聞信息而言,電視民生新聞只能依賴電視這一傳播渠道進行播報,傳播渠道的單一和固定的播報時間點也使得其擁有的固定收視人群多為中老年群體和部分生活工作壓力不大的年輕群體,更多其他年輕人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無暇看電視等原因紛紛從“電視民生新聞觀眾”這一群體流失。同時,也由于電視民生新聞播報內容數量受節目時常的限制,喜歡了解新聞全部細節的收視群體也出現流失趨勢。
三、電視民生新聞應對困境的革新思路
融媒體不是電視媒體發展的救世主,但更不是阻礙其發展的洪水猛獸。電視民生新聞應當在新形勢下主動擁抱融媒體,根據融媒體時代發展的特點、電視民生新聞自身的發展規律,通過采編一線與后期的聯動,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有的放矢精準革新,如此才能使融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報道走出困境,開創新局面。
(一)革新從業人員素質
電視民生新聞也肩負著社會輿論引導的重擔,從業人員也應該盡好自己“把關人”的職責,提高自己新聞采編播的業務能力,使得關乎民生的方針政策得以準確傳達,民意得以順利反映、改革得以勝利進行。除此之外,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從業人員也應當熟練掌握除電視外的其他傳播平臺的使用技能,任何時候,尤其面對急難險要的新聞時,應當具備利用移動平臺的媒體資源進行新聞播報。
(二)革新新聞信息來源
當前,國內絕大部分省臺以上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都設置有自己的“熱線電話”作為新聞線索的來源。要知道,一檔欄目的熱心觀眾很難做到覆蓋全省每一個地市縣區,也不可能在每一個新聞現場都有熱心的報料人。如果在融媒體時代下仍繼續依賴這一渠道獲取新聞線索,記者仍然是坐等新聞熱線,就會錯過很多已經發生乃至是正在發生的新聞,無疑是自絕后路。因此,在新形勢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革新信息來源渠道,除了微博、微信,還需學習“梨視頻”拍客等模式,利用人際圈從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發現新聞、核實新聞,迅速完成采訪報道。
(三)革新新聞傳播渠道
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新聞傳播渠道必須從單一地依賴電視這一媒介進行傳播,革新到利用包括電視在內的全媒體平臺進行播報。除電視外,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客戶端等也應該納入電視民生新聞傳播內容的渠道內。在新的傳播渠道要求下,從業人員也需要打破固定時間播報的傳統,從有節點發稿轉變為全天候發稿,在滿足電視的播報需求的前提下,利用掌握的全媒體讓最新最熱的新聞實時傳播出去,從而為電視民生新聞引回關注度,重新培養忠實的收視人群。
參考文獻:
[1]柳竹.國內關于“融媒體”的研究綜述[J].傳播與版權,2015 (4).
[2]童煒來.淺談借助融媒體提升新聞報道的自身優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