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子
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起點,對學生未來的數學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學生的興趣相一致時,學生也會表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知識的建構過程中。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善用多種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教學;三角形內角和
數學是小學階段最為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能力,為學生打基礎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從內心深處全面的提高對該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視力度,積極的改進和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不斷的激發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力,喚醒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進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 創設教學情境,合理導入新課
隨著教學的發展與進步,我們越來越要減輕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地位,反而增加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商學院教學中,要是就要以為學生興趣的激發作為教學導入的標準,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激趣導入,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從而使深度學習成為可能。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這一課時,在教學一開始筆者說:“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不一樣的內容,大家來看看是什么啊。隨后出示兩張圖片,一張圖片是內角分別為90°、60°、30°,另一張圖片是內角分別為90°、45°、45°。”然后筆者接著說:“我們不難看出來這兩個都是直角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呢?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共同點呢?”如此,筆者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問題式的教學情境,引出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讓學生有效理解三角形內角和的相關內容。
二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后續講解
隨著新課改的高效推進,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些創新教學形式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并且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也要利用信息技術將動態畫面、聲音等融為一體的優勢,來提升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充分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這一課時,筆者就先給學生總結了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知識: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90°,另外兩個內角和也是90°,三個內角和就是180°。然后詢問學生:“大家探究了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那么普通三角形內角和是否也是180°呢?”在學生思考過后,筆者用投影設備展示給大家一些常規的三角形,并把各個三角形的內角角度都標注在圖中,讓學生計算它們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并探究發現的規律。最后學生就能得出結論: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如此,利用不同素材創造多個不同的三角形,就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三角形內角和。同時,還能在創造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 采用小組討論,增加自主探究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成為了廣大數學教師的追求。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的完美平衡,對建設高效、互動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組合作學習的應用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尤其是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我意識比較強,合作的意識比較差,教師需要了解各個學生的個性,還需要讓學生懂得分享與合作。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這一課時,筆者就跟學生說:“我們學習了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了解到了它的基本性質。我們學習最主要的是應用知識,大家想不想深入學習呢?”學生答:“想。”然后筆者接著說:“那我們就進行分組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你們相互之間可以溝通,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討論。大家就以同桌或者前后桌為小組吧,小組可以是兩個人,也可以是四個人。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為對方出題,在白紙上隨意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測量每個內角的角度分別是多少。或者畫出三角形后,自己測量出一個角,在圖上進行標注,讓小組成員再測量一個角,最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計算第三個內角的角度。”如此,筆者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合理并且告訴的學習小組,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本堂教學之前,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三角形的基礎知識,所以在教學設計上,筆者運用了創設教學情境、多媒體輔助、小組合作探究三個方面的創新教學形式。這三種教學形式能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了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冬冬. 小學數學拓展課設計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2]馬飛,王麗娟.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如何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8(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