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媛
摘 要:漢語言文學教學對學學生文學能力的培養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從漢語言文學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策略
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對漢語言教學的認識,提高我國漢語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加強學生漢語言文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結合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水平。
一 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教學模式落后單一
從當前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來看,仍然以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為主,教學課程中以教師和教學大綱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狀態,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聽得越多,忘得越多,而且也容易讓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的教學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無法有效鞏固學到的專業知識,拓展學生的閱讀量,不利于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也缺乏自主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制約著學生的文學素養的養成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教學水平不足
漢語言文學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已經逐漸變成冷門的位置,而且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依然延續著落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案,導致社會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認可不足,相關的研究也大幅減少。參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教師往往缺乏專業的教學能力以及較高的文學素養,很多沒有資歷能力的人進入到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其次,學校普遍缺乏對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視,給漢語言教學的相關教師安排了很多其他的雜務,導致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參與漢語言文學優化和教學方式改善過程中,使得學校的漢語言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相關提升策略
(一)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養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加強對專業教師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漢語言文學的相關教師長期以來接觸和教授同一種科目,教師與社會存在一定的脫離,容易引起思想閉塞的問題,過分依賴于教材和教學大綱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無法實現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體系的創新,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相關教師需要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特點以及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從實踐的角度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使得漢語言文學的相關教師能夠在擁有雄厚的文學功底的同時,掌握專業的教學技巧,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來。另外,受到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現代學生對學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不夠重視,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思想問題以及當前的興趣愛好采取針對性的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吸引學生主動去了解漢語言文學,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養成終身教育的理念,影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改變漢語言文學教學主體
漢語言文學教學在當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便是教師講臺教授的灌輸式教學方案,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與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過大,教師也無法真實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困難,難以在課堂上良好的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活動。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理念,明確學生自身的獨創性和獨特性,積極鼓勵的指導學生發表自身的想法,并給予學生想法和建議的肯定,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際開展課程教學時,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主動性。
(三)應用課外實踐教學方法
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相對來說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將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起來,可以使得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加強對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漢語言教學活動中得到相關實踐技巧,并將之完全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靈活科學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需要將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做好教學重點筆記作為評價標準。
結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約著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體系的完善和提升,通過科學系統的教育方案以及教育模式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漢語言文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彩琴.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新探[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