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 要】 目的:探討健康體檢中脂肪肝人群的護理方式及心得。方法: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體檢經B超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200例脂肪肝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的疾病知曉率與脂肪肝輕重比例情況。結果:干預后,患者疾病知曉率明顯高于干預前。干預后,患者輕度、中度及重度脂肪肝均有不同比例的下降,干預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脂肪肝疾病的知曉率,促進患者臨床身體康復。
【關鍵詞】 健康體檢;脂肪肝;護理方式;心得
文章編號:WHR2018062022
脂肪肝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并不獨立存在,是多種因素或疾病導致肝細胞脂肪過度堆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發病率也逐年上升,不及時預防治療,一旦發病就會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1]。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體檢經彩超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200例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前后進行對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體檢經B超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研究同意書。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齡18~65歲,平均(39.6±7.5)歲;輕度脂肪肝115例,中重度脂肪肝85例。
1.2 方法
對200例確診脂肪肝的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具體干預措施如:1)飲食指導。飲食控制是脂肪肝治療的基礎,培養患者科學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忌暴飲暴食,忌油炸食品與甜食,控制食鹽攝入量在6g以內,合理分配營養元素。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還要根據患者體質和活動量制定飲食方案,保證每日飲食少食多餐。對病情進展到中度脂肪肝患者要多進食西紅柿、胡蘿卜、南瓜、紅薯、綠色蔬菜等食物。脂肪肝患者多種因素長期影響養成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脂肪肝形成,例如: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肝纖維化。治療前,要調查記錄所有患者生活與行為習慣,對患者貪食、厭食、吸煙、酗酒等行為進行記錄,有針對性地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保證患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以此幫助疾病康復打好基礎。2)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適當開展體育鍛煉以此增強患者的體質,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運動方案,選擇低、中強度有氧運動,例如:瑜伽、單車、慢跑、游泳等項目,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1h內,指導患者長期堅持鍛煉,促進脂肪肝及早康復[2]。由于對疾病知識的未知會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緒,所以,可以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為患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糾正患者的不良運動行為與習慣,以此提高患者科學運動,掌握脂肪肝發病原因,癥狀表現和臨床常見并發癥等知識,加深對脂肪肝疾病的了解,及時消除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同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使患者樂于主動參與運動中,使護患間建立和諧的關系,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運動。護理人員可以制作調查表,由患者自行填寫,對姓名、脂肪肝病因、診斷方法、運動方式、運動時間、運動習慣等進行解答,對不能填寫或填寫不正確的患者要實施一對一指導,直到患者徹底了解,才能糾正不良運動習慣,發揮出患者主動運動康復鍛煉的積極性。3)心理指導。健康體檢人群檢查出疾病以后會有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產生,而且大多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嚴重時還會產生悲觀絕望的情緒,導致病情加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由于輕度脂肪肝在臨床上并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還有些患者缺乏對脂肪肝疾病的重視,過度放任自我使病情加重。所以,體檢后確診脂肪肝人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實施心理指導干預措施。例如:可以在每周選擇一日將所有患者集合在一起實施心理輔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狀態實施分層次的健康教育,由經過治療癥狀緩解的患者為大家講解自己經驗,以此提高其他患者治療的信心。定期組織脂肪肝患者參與活動,既能幫助患者豐富生活改善不良情緒,還能促進脂肪肝病友間交流,指導患者積極參與活動,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脂肪肝患者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使脂肪患者身體和心理都能得到放松,保持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200例研究對象的輕度脂肪肝、中重度脂肪肝的病情改善情況,記錄200例研究對象的疾病知曉率[3]。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干預前后疾病知曉率
干預后,患者疾病知曉率76.00%明顯高于干預前20.50%,干預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干預前后脂肪肝病情改善情況
干預后,患者輕度、中度及重度脂肪肝均有不同比例的下降,干預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健康體檢中脂肪肝人群通過個體咨詢、集體講座等方式接受疾病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及時將不良行為習慣和飲食習慣進行糾正,加強體育運動,從而降低高脂血癥發生。得出檢查結果后分析脂肪患者發病因素,實施有針對性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使脂肪肝患者可以掌握脂肪肝知識,了解疾病發病原因和轉歸,以此提高患者知識水平,加強自我管理,自覺根據健康生活標準糾正自身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制定糾正不良行為與飲食習慣的方案,根據方案實施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疾病知曉率,利于患者疾病及早康復。護理人員不僅對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還要加強在各社區醫院的健康教育推廣,對各小區人群推廣合理飲食、多運動的生活方式,實現臨床預防一體化,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控制脂肪的上升發展趨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他人研究相符[4]。可見,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脂肪肝疾病的知曉率,促進患者臨床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程瑛.健康體檢人群健康狀況分析及護理管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8):2553-2554.
[2] 陳莉.1000例體檢者脂肪肝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03):176-177.
[3] 翟艷.體檢人群中的脂肪肝患病率以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329-330.
[4] 喬麗,王晶,宋雪娟.人性化護理亞健康狀態群體體檢者1586例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21):2769-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