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英 郭文霞 韓燕 劉巧云
【摘 要】 目的:在胸外科護理管理中使用風險管理,綜合地分析運用的效果。方法:隨機的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胸外科患者,隨機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觀察組的患者采用風險管理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會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觀察組為94.00%和對照組為78.00%,可以從數據中明顯看出,觀察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94.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8.00%。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分別為觀察組為4.00%和對照組為30.00%。從數據中進行對比發現,對照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觀察組。結論:對于胸外科的患者,在進行護理管理的時候使用風險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另外對于降低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全面提升醫院的和諧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
【關鍵詞】 胸外科;護理管理;風險管理;應用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8052134
在胸外科護理管理中增加使用風險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而且能夠提升日常護理工作的開展水平。筆者選取本院100例胸外科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胸外科患者,隨機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1.03±1.36)歲,其中肺癌21例,食管癌29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0.14±2.25)歲,其中肺癌19例,食管癌31例。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觀察組的患者采用風險管理的方式。觀察組的具體操作需要如下。
1.2.1 完善醫院內的風險管理機制 對于醫院來說,想要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必須要提升綜合的管理水平,做好日常工作風險的全面處理和分析。對于日常的護理小組的建立,需要以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組成相應的風險管理小組,對于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相應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明確護理管理責任制,提升整體的護理管理水平。對于護理風險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以此提高風險的整體質量水平。對于胸外科來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胸外科的護理風險事件,制定相應的應急風險預案,對于相應的護理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通過對護理安全隱患的辨別,提升護理風險的綜合防控水平[1-3]。
1.2.2 對于風險進行全面的認識和預測 通過分析發現,胸外科的患者很多都是惡性腫瘤和肺癌食管癌的患者,在進行手術的時候,會導致患者自身的心理受到相應的創傷,而且很多患者會出現相應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在進行手術后,患者自身會出現相應的創傷,這些創傷會導致一些并發癥,對于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需要對風險進行全面的認識和預測,對于收治的每個患者,都需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做好日常的護理和病情的防控,提升對每個患者的綜合護理水平。對于患者出現的翻身導致的皮損的情況,一定要引起相應的重視,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降低問題的發生率,對于其中的風險,必須要有全面的認識,做好風險的預測,規范日常的護理操作[4-6]。
1.2.3 加強風險意識 護理人員需要充分的學習相應的制度和條例,通過定期的培訓了解風險的應急處理方式和方法。對于護理的常見事故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方法。對于一些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定期邀請業內的權威專家講述相應的典型案例,從根本上提升所有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風險意識。通過組織安全教育,對相應的事故進行分析,制定出相應的預案,提升對突發時間的處理水平[7]。
1.2.4 提高和護患的溝通水平 全面加強和患者以及家屬的溝通水平,防止家屬在治療期間有不配合治療的情況出現。對于患者康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指導,提升患者的康復水平,實現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通過提升監督護理的力度,確保護理人員自身有較強的風險意識,對于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可以及時地控制和解決。
1.3 觀察指標
對于調查問卷中的指標,主要是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就是滿意和基本滿意的加和。對于護理并發癥、護理差錯以及護理投訴事件進行記錄,總發生率就是三者的加和[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以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見表1、表2。
3 討論
風險管理主要是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風險或者是不安全因素,只有對風險事件進行控制,降低護理風險帶來的損失,才能夠確保風險的合理管理和控制。筆者在本研究中對觀察組的患者采用了風險管理,風險管理采用后,觀察組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患者在日常的治療中更加配合,提升了治療的水平。對于觀察組的患者來說,很多患者由于比較配合治療,而且聽從醫生的醫囑,所以整體的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逐漸降低。護理人員采用親情護理,提升了護患關系,使得觀察組的患者護理風險降低明顯。風險管理可以明顯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較為明顯的降低作用[9]。
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對于胸外科的患者,在進行護理管理的時候使用風險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另外對于降低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全面提升醫院的和諧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瓊.“風險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A4):18-19.
[2] 劉麗惠.風險管理在老年患者護理管理工作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8,(06):23-24.
[3] 鄭慶娜.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32):12-13.
[4] 袁海霞.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7,(26):34-35.
[5] 夏喜華.風險管理在心血管護理管理中的作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A3):38-39.
[6] 崔寧華.胸外科護理管理中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實踐解讀[J].中國衛生產業,2015,(35):23-25.
[7] 李榮榮,羅少云.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99):54-55.
[8] 應曉薇.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6,(11):12-13.
[9] 路榮,劉林.風險管理在消化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