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李方梅
【摘 要】 目的:分析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實施自我管理行為對于康復效果影響。方法:本次所選120例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入本院治療的時間均是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依據自我管理能力差異劃分成三組,每組都為40例,即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以及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觀察三組患者康復的效果。結果:治療后第6周、第12周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輕度的運動障礙、輕度殘疾占比情況明顯要比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的高,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結論: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實施自我管理行為與患者運動能力、殘疾情況有著正相關關系,自我管理能力越好,患者越不容易發生殘疾,運動能力越好。
【關鍵詞】 腦梗死;康復期;自我管理行為;康復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8072042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癥,多伴有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等多種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有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康復護理,其中患者自我管理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臨床康復的效果,因此,需要醫務人員重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本研究所選120例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入本院治療的時間均是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旨在探討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實施自我管理行為對于患者康復效果影響,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120例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入本院治療的時間均是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依據自我管理能力差異劃分成三組,每組都為40例,即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以及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其中較高組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57~82歲,均值(66±2.81)歲。偏高組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58~82歲,均值(67±2.19)歲。偏低組中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55~82歲,均值(67±2.02)歲。將三組腦梗死患者基線資料實施常規對比發現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療后的第6周、12周經Fugl-Meyer量表、Barthel 的指數對患者殘疾程度以及運動障礙進行評估,通過工作人員指導患者填寫量表與問卷,再對結果進行統計。
1.3 評價的指標
1)Fugl-Meyer的量表:主要包含上肢和下肢評估,其中上肢分值最大值是66分,下肢分值最大值是34分,100分的滿分,分數在95分以上,表示患者是輕度運動障礙,85~95分表示中度運動障礙,50~84分表示運動障礙比較明顯,在50分以上表示有嚴重的運動障礙。2)Barthel的指數:主要包含10個和生活能力有關評估的條目,100分表示患者有正常的生活能力,超過60分表示患者有輕度殘疾,41~60分表示中度的殘疾,21~40分表示嚴重的殘疾,在20分以下表示徹底殘疾,生活無法自理。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加強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三組患者治療后第6周、12周的Fugl-Meyer情況
治療后第6周、第12周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輕度的運動障礙占比情況明顯要比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的高,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數據見表1。
2.2 比較三組患者治療后第6周、12周的Barthel情況
治療后第6周、第12周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中輕度殘疾占比情況明顯要比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的高,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老年人身體素質和免疫能力降低,其患上腦梗死的幾率較高。而腦梗死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腦血管疾病,多是由腦組織出現腦軟化、缺血性壞死引起的,容易讓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1]。就腦梗死康復期的患者而言,其自我管理的行為對于康復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需要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自我管理是指患者自身長期有效地管理自己行為的能力,包括嚴格控制飲食、堅持規律的運動、按醫囑堅持規律服藥以及應對困難的能力。我國學者[2]通過研究發現運用運動療法可以明顯改善腦梗死康復期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關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第6周、第12周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輕度的運動障礙占比情況明顯要比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的高,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治療后第6周、第12周自我管理行為較高組、自我管理行為偏高組中輕度殘疾占比情況明顯要比自我管理行為偏低組的高,組間比較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從上述研究結果中得出,為了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醫護人員采用康復期康復護理模式,也就是讓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行體位安全護理、步行訓練護理、語言護理等多方面的護理,從而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并提高生活能力,保持護理效果[3]。
參考文獻
[1] 杜菁菁.延伸護理對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8,21(18):2560-2561.
[2] 張菊.延續性康復護理指導對腦梗死患者腦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18(1):204-205.
[3] 封麗華,袁志剛,賈進輝,等.腦梗死早期特定針刺方法對肌張力及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5):2771-2772,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