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艷
【摘 要】 目的:評價循證護理應用在產科降低剖宮產產婦產后感染率的情況。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選擇采用分組對照方法進行調查,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院產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剖宮產產婦,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隨機分成兩組,選擇5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產婦配合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同時選擇同期5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對觀察組產婦配合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對于本研究兩組產婦術后感染的情況進行評價并做比較。結果:對于本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率進行比較,觀察組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對于進行剖宮產的產婦應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有效地維護產婦的安全。
【關鍵詞】 循證護理;剖宮產產婦;術后感染
文章編號:WHR2018062072
循證護理是臨床產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受到臨床循證醫學思想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護理觀念。這種護理干預措施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地根據患者的相關情況為患者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干預指導,能夠幫助患者預防相關病癥的出現,并針對相關病情進行預防性的干預。從剖宮產術后循證護理角度來說,這是通過對于循癥方法的應用篩選出剖宮產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在常規的護理基礎之上為產婦配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進行干預,以此來提升護理的質量,是一種良好的護理方法。本研究針對于此主要分析為剖宮產產婦應用循證護理對于降低剖宮產術后感染率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均來自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進行剖宮產的產婦,本研究選擇其中的5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50例產婦當中初產婦28例,經產婦22例,產婦平均年齡為(28.4±5.8)歲;本研究觀察組產婦50例,當中有初產婦27例,經產婦23例,產婦平均年齡為(27.9±6.4)歲。本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均符合剖宮產的指征,所有產婦都不存在有相關的心肝腎等臟器損害情況,產婦和產婦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和批準,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觀察組產婦和對照組產婦一般資料之間沒有差異性,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為本研究對照組產婦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產婦在護理過程當中,應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心理護理:產婦對于手術分娩和疼痛存在有認識不清的情況,而且很多產婦分娩的時候都存在有一定的恐懼焦慮心理,即便是二胎也會對剖宮產存在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作為護理人員應該深入病房對于產婦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產婦的相關情況,對于產婦的既往病史、既往分娩情況和心理狀態等進行評價,從生理和心理等角度對產婦進行綜合干預,做好對產婦的心理指導工作,使產婦能夠以健康的心態積極配合分娩,完成剖宮產手術[1]。
2)術后出血:剖宮產術后出血可能與選擇橫切口時解剖關系不清、縫合技術不當以及子宮收縮乏力等存在關聯。因此術前需要常規的建立上肢靜脈通道,心肺功能正常的可以術前輸注林格氏液500~1000mL,如果存在有高危因素的產婦,術前需要為其開通兩條靜脈通路,這樣能幫助產婦有效地滿足搶救時快速補液的需求。在胎兒娩出以后,為產婦供體注射縮宮素,劑量大約為20IU,以便于能夠有效地防止宮縮乏力性出血的出現。當產婦沒有活動性出血的時候需要盡快幫助產婦縫合子宮,以便于快速地恢復子宮產后的收縮和原有部位。
3)傷口液化、肺部感染:分析這種情況,一般與產婦身體肥胖存在一定的聯系,所以手術以后需要繼續對產婦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為產婦宣傳術后如何做好個人衛生和術后傷口保護的知識,定期對產婦進行翻身,做好早期哺乳的指導工作[2-3]。對于產婦病房應該嚴格的執行消毒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光線照射,保證產婦病房具有良好的空氣質量。
1.3 觀察指標
對于本研究所有產婦術后感染情況的發生進行比較,評價相關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研究兩組產婦的所有數據均調入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檢驗,采用統計學軟件的版本為IBM SPSS 26.0,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計數資料選擇采用卡方值(χ2)檢驗,組間差異檢驗采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于本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率進行比較,觀察組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結論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研究循證護理對于降低剖宮產的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情況,剖宮產術后感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產后綜合征,這種情況在產婦進行剖宮產以后較為常見,不利于產婦的產后恢復和整體的生活質量。為有效地提高產婦剖宮產以后的整體質量,維持產婦的健康情況和水平,需要對產婦進行相關的護理指導。從本研究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本研究觀察組的術后出血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而且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和傷口液化的發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充分地證實了為產婦應用循證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對產婦進行循證護理可以綜合地做好產婦的各項護理干預工作,在對產婦進行干預的過程當中,可以了解產婦的實際情況,根據產婦的情況為有針對性地產婦進行一系列舒適干預,從環境指導到心理干預,再到對產婦的生理指導,能夠綜合地提升舒適度。在對產婦進行干預過程當中,可以對于產婦生命體征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對于存在有躁動的產婦,能積極地采取相關措施進行安撫,可以有效地分散產婦的注意力,緩解產婦的疼痛,手術以后能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保證產婦具有舒適的體位,在一定程度上也維持了產婦的良好心理和心態,進而降低了心理應激對產婦的影響。綜上所述,臨床對于進行剖宮產的產婦應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有效地維護產婦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彤,劉玉梅.循證護理在降低剖宮產的產婦術后感染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5742-5743,5756.
[2] 蔣承玉.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04):1853.
[3] 崔瑩.剖宮產產后個性化護理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3,17(11):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