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擇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新工藝應用到建筑行業中,促進建筑結構朝向越來越復雜的方向發展,因此對建筑結構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建筑的安全性是當前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建筑設結構設計工作人員在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還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創新發展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完善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本文基于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探討改善建筑安全性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設計規范
1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隨著建筑朝向規?;?、高層化以及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導致安全隱患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建筑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而影響到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這是建筑結構設計,因為建筑的目的是承載以及為人們生活工作提供空間,對其安全性的控制應該從空間結構設計上開始,從根本上來說建筑的安全性基于建筑結構。但是我國當前有很多建筑都存在結構設計和施工的缺陷,導致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結構荷載達不到要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而本文就建筑結構設計中怎樣提高其安全性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能為建筑結構設計工作者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
2 建筑結構安全概述
2.1 建筑結構安全的概念特征
建筑結構安全性通常是指基于結構設計師的設計,實施科學合理的施工,完成的建筑在一定條件下不會發生破壞或倒塌,建筑結構安全性在工程中主要和結構設計以及施工技術相關聯。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經將結構設計作為建設工程的關鍵部分,其需要滿足三個特征:首先是安全性,在合理施工、正常使用的基礎上,建筑結構可以承受相應的荷載;第二是經濟性,經濟性是建筑設計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并以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效益作為工作目標;第三是耐久性,也就是建筑結構的可靠性。
2.2 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必要性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居住環境和財產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問題亟待解決。尤其是在建設工程中,結構設計造價以及用于結構建設的材料占到工程總造價的比例很小,做好安全儲備工作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也很小,同時可以顯著改善結構質量,延長建筑的使用年限,進而維護建筑所有者的權益,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3 當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3.1 建筑結構設計問題
設計單位的結構設計工作者個人素養與經驗是影響建筑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在很多設計單位中,結構設計人員存在嚴重嚴重的理論知識與設計經驗的匱乏現象,導致設計漏洞與缺陷,嚴重影響建筑的使用性能。比如某些結構設計人員按的安全控制意識不強,一味的追求外表的美觀和獨特,對建筑結構質量的把握較弱,還有很多設計師發現設計單位提出的設計形式錯誤,但是出于保護個人利益或者是企業利益的考慮避而不談,雖然設計行業中的絕大多數設計師都具有較好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但是極少數人群的作為很可能就會給建筑設計帶來安全性問題。
3.2 建筑結構材料問題
雖然用于結構設計的材料對于建設工程的影響較小,但個別項目為節約工程成本,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偷工減料或是使用質量低劣的材料,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同的部位對配筋、材料的型號、規格以及質量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忽視相關規定導致建筑質量不達標,買下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如企業為節省工程造價,將要求的配筋偷換成冷軋變形鋼筋,其雖然強度較大,但是存在脆性高,彈性小的問題,對于建筑的使用性能非常不利。
3.3 建筑設計抗震度的問題
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度問題是我國當前建筑設計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從近些年來我國發生地震后產生的影響可以知道,建筑的抗震性能普遍較差,很多都沒有達到設計強度的要求,所以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雖然我國對建筑的抗震性能設計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建筑結構設計也有規可循,但是建筑行業中普遍弱化抗震度的意識,憑借主觀印象認為不可能發生地震,所以忽視對抗震性能的設計,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居住在不能滿足抗震度的建筑中,一旦發生地震,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4 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能的措施
4.1 強化結構設計工作者的安全控制意識
建筑結構設計并不是單純某一學科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多個學科、多個領域的綜合性工作,要求結構設計工作者全面掌握理論基礎知識,擁有創新發展的思維理念,以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一定要提高安全控制的意識,改變傳統的不重視抗震性的理念,正確看待建筑結構設計的抗震度要求,以為人們創造安全、舒適的建筑空間為目的,發揮出自身的才能,有效地控制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每一個局部和節點都認真對待,做到精益求精。在設計完成后要善于反思,深化優秀的部分、改正錯誤的地方。
4.2 嚴格遵照國家相關規定開展設計工作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完善,社會對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用于控制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統一建筑行業的發展形式。要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和質量,首先應當嚴格遵守這些規定和政策,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國家制定的建筑行業的規范標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進和完善,設計單位也要根據市場的行情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標準。
4.3 規范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對于建筑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而一定要做好材料的設計和管理工作,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應按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承載性能、抗震度合理選擇材料,同時還要考慮工程成本、施工技術等因素,嚴格規范結構工程中所用的材料規格、性能標準等。對于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以及使用不合格材料的現象一定要加強管理,嚴格材料的進場試驗。
4.4 深化科研與創新工作
建筑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變換,新的技術、材料與工藝不斷出現和應用,其結構設計工作也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歷程,因而建筑行業中的各個單位應當使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建筑結構設計,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創新設計方式、材料技術等,尤其是當前結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都在不斷改變,但是與之對應的結構設計程序偶爾會出現不能適應設計者工作需求的現象,例如,面對規模非常龐大、結構非常復雜的建筑,某些力學模型難以滿足設計的需要,或者是對構件承載性能的計算結果不理想,進而對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影響。所以改善建筑的安全性能,需要設計工作者與建筑行業中其他領域的人員共同配合,深化科研創新工作的發展歷程,促進設計軟件、方法與技術更好地為建筑結構設計服務,確保建筑的安全性能。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建筑結構設計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要改善這一現狀,應當從提高結構設計人員的安全控制意識、嚴格遵照國家相關規定、規范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材料管理以及深化科研與創新工作入手,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參考文獻:
[1] 涂強.解析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