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文靜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各項規范化建設的逐步展開,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實驗水平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通過技術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與創新突破,我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技術逐漸地趨于成熟化的發展,對于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保證、行業的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是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中常見問題及其對策進行研究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材料;檢測實驗;問題
1 引言
工程建設的三大目標之一質量目標的實現,依賴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和施工技術,組成工程實體的建筑工程材料的實驗與檢測工作成為建筑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該工作的質量對建筑工程實體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受歷史局限性的制約,我國建筑行業中的諸多條例有待進一步完善,就建筑工程材料的實驗與檢測來講,也存在著諸多“疏漏之處”,給建筑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造成不良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建設工程安全穩定性。
2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以及常見的問題
2.1 建筑工程檢測材料的確定
隨著社會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建筑行業之中使用材料的種類愈加繁多,而數量的增加給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難度,比如:同一建筑用途的建筑涂料,其種類的增多,直接導致檢測實驗的數量的增加,而由于各種建筑涂料的出現,導致建筑材料之間的鑒別以及性能的評估標準出現進一步的細化,這些都是導致建筑材料檢測與實驗難度增加的因素。在建筑工程檢測材料確定的過程中,還涉及施工工藝或是實體工程構件的檢測,比如:在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檢測過程中,最基礎的是對水泥的型號、材質、生產廠家進行一一核對,檢查無誤之后對混凝土質量進行進一步的實驗活動,在這個階段,若是出現混凝土粗骨料松動的現象,則要對混凝土構件的穩定性進行檢測,故而就涉及了對施工工藝的檢測,如此一來,才能夠全面的發揮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工作的重要作用,促進建筑工程質量水平的全面提高。
2.2 建筑材料的取樣方法與數量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所要面對的建筑工程構件的數量是相當龐大的一個數字,因此,在取樣方法和取樣數量的選擇上要保證其科學性,即既要保證取樣數量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又要保證所抽取的樣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于取樣的方法來說,就是指在進行取樣之前和取樣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操作流程,以混凝土進行取樣測試實驗為例,在取樣之前先要測定混凝土中鋼筋的位置,取樣的原則就是盡量地避免鋼筋,若實際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取到含有鋼筋的式樣,則取樣時不能夠含有和芯樣軸線相平行的縱向鋼筋,且鋼筋數量不能夠超過兩根,直徑小于等于10mm,在芯樣獲取時,要保證芯樣直徑不低于骨料最大直徑的3倍,最小不能低于骨料最大直徑的兩倍。對于檢測樣品的數量的確定,要根據相關的規定執行,比如:單個構件取芯樣數量不能少于3個,諸如此
2.3 環境的差異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在對建筑工程材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要考慮主要外界環境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這里所說的外界環境主要指的是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也就是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常常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偏差影響,外界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對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就是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會對被檢測構件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潮濕環境中的鋼筋會發生銹蝕的現象,而鋼筋的銹蝕會對檢測結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其二就是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會對檢測儀器設備造成一定的影響,如金屬探頭的銹蝕或是老化等等,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基于此,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人員要特別注意對材料的分門別類的管理以及檢測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避免建筑檢測材料質量發生改變對最終的監測結果造成影響。
2.4 對試驗機加荷速度的控制
從事建筑工作的人員對于建筑工程力學都有一定的了解,都知道建筑工程材料在常溫下其力學性能的變化要比實際應用過程中更為顯著,若是不對這種狀況進行有效的考慮,則檢測出的強度就會強于實際應用中建筑材料的強度,對于受力來講,設計值檢測值偏大的話就會導致設計值偏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會存在安全隱患,故而,檢測人員在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地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執行,采取一定的加荷措施,并對加荷速度進行有效的控制,若試件出現變形,則結束實驗,進而保證加荷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2.5 降低檢測實驗的誤差
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與設計等相對操作嚴謹的工作有所不同,它受到各種因素(環境、操作人員等因素)的限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諸多的偏差,這就要求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人員對于檢測環境能夠有較強的把控能力,確保檢測過程的公開透明,此外,對于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是一種考驗,檢測人員要以專業的知識以及嫻熟的操作為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證。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定的偏差,若是出現任何一點偏差都廢除檢測結果,則檢測工作也會難以開展,為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面出現,在標準的檢測結果后會有一定的偏差允許值,若是出現的偏差在允許值范圍之內,則可對出現的偏差進行計量處理,但是當偏差超過一定值之后,則要廢除檢測結果,檢測人員要重新對其進行檢測實驗,以保證檢測結果的誤差率。
3 提高材料檢測實驗質量的有效措施
首先,堅持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基本原則,所謂的建筑材料檢測的基本原則,就是“常規材料三證,特殊材料五證”的原則,三證指的就是產品經營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以及產品質量檢測證。工程材料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送檢材料的質量應該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并具備齊全的質量合格證書與出廠檢測報告等。針對常規建筑材料必須要證書齊全方可投入使用,這也是進行建筑材料檢測的前提,若是連著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滿足,就不用進行后續的檢測工作了,所以要嚴守檢測材料的質量關,監理單位在對建筑材料進行檢驗過程中,重點關注材料的相應合格證書等資料,對于有特殊要求,如:實行安全認證制度、生產許可證等的材料,要對相關的資料進行詳細的查驗,材料選購人員在選購材料時注意對產品的這兩個原件進行檢查。
其次,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過程中,存在著一種“怪現象”,那就是眾多被檢測單位通過“人脈”,對檢測工作采取“規避”,這就導致多項靈活檢測的項目不能被檢測到,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而言,會有極為不良的影響,情節嚴重的時候,甚至有些必檢項目也被“無情規避”掉,這都嚴重地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基于此,要對建筑工程材料的強制性檢測體制進行完善,適當地增加強制性檢測的項目,以此來減少被“規避”的檢測項目,進而促進建筑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作為檢測人員,要嚴格地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對于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嚴禁使用。強制性的材料檢測項目如混凝土試塊檢測、鋼筋數量等,都是需要嚴格檢測的項目。通過建筑材料強制性檢測體制的完善,能夠為材料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以此為基礎,才能為建筑實體構件的質量提供充足的保障。
4 結束語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中,要增強政府對建筑工程材料的重視,檢測工作人員對國家相關規定進行積極學習與研究,仔細檢測材料的試驗工作,明確分析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中的常見問題,找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確保建筑材料檢測試驗工作能順利開展,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 陳艷.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及常見問題探討[J/OL].建筑知識,2017(17)
[2] 孫禹沙.建筑水泥材料試驗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探析[J].電腦迷,2017(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