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崢嶸
摘 要:結合建筑工程質量方面的實際要求,對其監督管理方面的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運用針對性強的對策進行處理,有利于優化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式,降低其實踐過程中的質量問題發生率。因此,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充分考慮,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進行深入探討,從而為現代建筑質量監管水平提升提供保障。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對策
1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增強建筑工程質量可靠性,提升其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實踐中若能根據建筑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加強其質量監督管理,則能實現其建設中的質量問題,使其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進而增強建筑工程質量可靠性,使其長期實踐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得以不斷提升。
(2)有利于優化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式,增強其工作落實效果。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若施工企業及人員能夠結合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加強其質量監督管理,則能使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式運用更具科學性,最終達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式優化的目的。在此基礎上,能夠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提供支持,進而增強其工作落實效果。
(3)有利于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增加建筑工程建設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計劃實施中,材料因素。環境因素等不同因素的客觀存在,可能會給工程建設中埋下安全隱患。針對這種情況,若能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則有利于找出其施工中安全隱患處理所需的對策,使得項目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得以消除,進而增加建筑工程建設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2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面的存在問題分析
2.1 監督管理缺乏創新性,意識較為薄弱
在某些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受到其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有所落后、監督管理方式難以達到與之俱進要求及人員意識薄弱的影響,使得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缺乏創新性,影響著其工作落實效果及質量問題處理效率。具體表現為:(1)某些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未能結合當前的形勢變化及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對其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方法等進行創新處理,使得既有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難以達到現代建筑工程建設中質量監管方面的要求,無形之中降低了工程質量問題發生率;(2)部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因自身的素質不高、認識水平有待提升等,使得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較為薄弱,未能處理好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且相應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影響著工程質量監管效果。
2.2 質量監督法律法規不完善,影響著相關工作落實效果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所憑借的依據主要是以我國已經頒布實施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部分的地方性規定。因此,在實際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過程中一旦遇到工程質量違規行為時,缺乏有力的處罰依據,影響著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效果。鑒于此,目前我國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已刻不容緩。
2.3 監督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因某些工程建設中對信息技術及計算機網絡利用不充分,未能將功能強大的質量監督管理系統應用于建筑工程建設中,使得項目質量問題處理效率下降,且其監督管理工作落實中的技術含量不足,可能會降低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水平,需要運用有效的的對策使得其質量監管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
3 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分析
3.1 創新監督管理機制與方法,強化人員意識
為了使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增強其監管工作落實效果,則需要結合當前的形勢變化及工程建設要求,創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與方法,強化人員意識。具體表現為:(1)將創新理念、創新工作方式融入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建立、方法運用過程中,增強其質量監管中的創新性;(2)建立高效的獎懲機制,落實好專業培訓活動,使得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等,確保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效性。
3.2 健全法律法規,增強監管工作落實效果
在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過程中,為了從法律層面上給予其質量監管可靠保障,則需要健全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具體表現為:(1)結合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概況及工程建設要求,在既有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法律法規基礎上,進一步的對建筑工程建設中所需的法律法規進行積極探討,使得未來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監管水平將逐漸提升;(2)從約束施工企業市場行為、加大工程設計與施工單位審查力度等方面入手,健全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所需的法律法規。實踐中若能將這些舉措實施到位,則有利于增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效果。
3.3 注重信息技術的高效利用,全面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
在落實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問題處理效率,增加其監管工作中的技術含量,需要建筑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的發展概況及形勢變化,注重信息技術在工程質量監管中的高效利用,構建出功能強大的監管系統并加以使用,滿足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需要。
3.4 實行監督告知和監督交底制度
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力度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需要加強監督執法,不斷改進現有的一些監督方法,建立起新的監督體制。要求在一個建筑項目當中必須需要配備一名聯絡員,負責整個項目之間的聯絡,并且監督組還必須要具有兩名以上的監督人員,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嚴格上崗,對一些不正常違規的現象,一定要加強處罰力度,確保處罰的嚴肅性和準確性,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程度。
同時還要建立起工程質量監督告知制度,工程建設方應該從工程一開始就具有享有知情權的權利,同時還需要了解監督工作的方式和手段,這樣可以方便工程的相應調整,以及監督單位的自查自糾,確保建筑工程可以自覺地規范質量行為,減少了一些質量事故的發生。
3.5 建立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
整體的工程質量監督結構應該針對于工程的質量進行事前控制、過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等等三個主要環節。在做好工程監督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工程的事前監督,這樣可以很大的提高了監督工作的預見性和服務性。這樣在工程質量出現下降趨勢或者遇到難點部位的時候,監督人員可以及時的到現場進行指導,扭轉局面。同時還需要改變以前單一的監督模式,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都需要強調質量,通過日常監督以及巡查等方式,全方面覆蓋整個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踐中若能加強這些對策使用,則能實現建筑工程高效的質量監督管理,并豐富其質量監管工作內容,滿足其質量問題處理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結合其施工情況及行業技術規范要求,重視有效的質量監督管理措施使用,且在適用性良好的對策作用下,處理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使得其實踐中的安全性能得以優化。
參考文獻:
[1] 李云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36).
[2] 黃菁.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鹽化工,2016(6).
[3] 才秀梅.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