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
摘 要: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不斷貫徹,我國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建筑工程是對能源消耗較大的工作種類,改良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式對提高我國環境保護水平至關重要。系統地實施綠色建筑施工既可以降低環境的污染,又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使生產成本下降,建筑企業的社會形象得到提高。本文分析了綠色施工模式的主要特點,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綠色;施工模式;實施策略
1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較好地適應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對建筑工程提出的新目標,綠色施工的內涵在傳統的施工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得到了更深層次的發展。在綠色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將綠色環保意識貫穿到設計、施工、材料、應用、拆除中,才能保證綠色建筑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的綠色運行、建設出環保的綠色工程。下文就綠色施工模式的實施策略展開了論述。
2 綠色施工的定義
綠色施工作是綠色建筑在實體構成階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同時更是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實現建筑工程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綠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中,在確保工程質量、工期及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對項目進行科學管理以及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以求能對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進而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四節一環保”)。綠色施工的實施,應遵循“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的基本原則,嚴格貫徹實施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綠色施工同時也是科學發展觀在工程施工中全面應用的體現,綠色施工并不能僅僅局限于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封閉現場、做好防護、沒有揚塵、沒有噪聲和強光擾民、在工程項目周圍綠化等這些內容,它應該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與環境的文明保護、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社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等內容。
3 綠色施工模式的應用價值
首先,綠色施工模式能夠提高建筑企業的行業競爭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很多外國建筑企業對我國的建筑企業構成了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另外,很多世界發達國家都已經將施工的環保性作為判斷施工企業水平的重要參考條件,很多對建筑的環保性要求較高的國家已經不允許環保性不強的建筑施工企業進入,因此,綠色施工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環保性,使建筑施工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其次,綠色施工模式是一種科學的施工模式,能夠有效保證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很多施工團隊的工作人員錯誤的認為,購買環保型原材料比購買普通的原材料需要消耗較大的資金成本,因此,綠色施工模式會提高施工企業的社會效益,損害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實際上,購買新型環保型施工材料雖然讓施工企業在施工初期消耗了一定的資金成本,卻使得施工企業獲得了足以保證工程長期使用的原材料,如果工程的材料不能達到環保的要求,施工企業必然要為此付出更高的資金成本,因此,綠色施工模式能夠保證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4 基于綠色建筑施工模式的實施策略
4.1 施工策劃
綠色建筑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科學化的管理是實施綠色施工的核心部分與重要環節。因此,要建立一支以項目部為中心的綠色建筑施工管理隊伍,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把具體的工作內容落實到人,將每個環節的人員沖籌安排,結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點,綜合考慮質量、環境、安全與成本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責任與職責實行動態管理、層層分配制度,并嚴格執行。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由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指定的綠色施工管理人員與監督人員組成。綠色建筑施工管理體系中,要根據綠色施工中的控制要點,制定出各個階段綠色施工保障方案、環境保護措施、節約(節材、節水、節能、節地)措施,有助于不斷提高綠色建筑施工的水平。
4.2 現場施工技術
現場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進行施工現場的施工過程、環境宣傳與加強施工技術人員的綠色施工知識的分類培訓上,以營造出綠色現場施工的氛圍。通過對施工技術人員的綠色建筑施工的培訓學習,可以使施工技術人員正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綠色建筑施工的要點、要求、原則、方法,有助于增強施工技術人員的責任感,提高綠色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要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根據綠色施工所涉及的規范科學設計施工圖紙并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制定防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保護措施,以提供健康、衛生、環保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具體措施主要內容包括揚塵控制、噪音與振動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護與建筑垃圾控制。
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標,以提高施工能源的利用率。將建筑施工現場中的施工設備、生產與生活、辦公等用電指標進行設定,并且要進行定期的計量、核算與對比分析,將實測出的數據要與控制目標數據進行對比,對出現的問題要從組織、管理、經濟、技術、環保等方面分析原因,及時調整與糾正。對于采用的施工工藝應該優先考慮使用能源消耗較小的,避免造成超負荷使用現象以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時,要加強指導建筑工程的維護和加固工作。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減少損失。并在建筑拆除階段,一方面統計材料投入使用后的數據,為今后的再利用提供參考數據;另一方面就是要對建筑垃圾進行清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4.3 綠色建材應用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由于體制問題、管理不到位等眾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隨意性、無意性大量存在。我國目前新建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減量,而且要加強回收利用。綠色建材的采購與應用的節材措施包括結構材料、圍護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周轉材料等。應優先使用國家以及行業內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產品,有助于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與建筑垃圾的外排量與處理量。例如:在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約占30~40%,占工期50%左右。過去模板體系約占施工企業固定資產的1/3,現在開展租賃業務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模板技術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造價和效益,因此它是綠色施工中綠色建材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4.4 建筑工程驗收
在綠色建筑施工驗收工作中,要建立相應的綠色施工數據庫,將綠色施工的最新信息與施工優選方案、控制建筑垃圾排放等提供給施工單位以及業主,以促進綠色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與驗收建筑工程的試試效果。根據政府規定的建筑施工階段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ISO14000與ISO18000管理體系)作為重要的參照準則,將綠色建筑施工的內容通過實測、計算、模擬實驗等方式針對綠色建筑施工的過程進行分解評價,評估內容包括:場地、水資源利用、污染程度、室內環境質量、綠色建筑的經濟性、性能設計等等。以測評出綠色建筑施工的規范化與標準化的程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施工作為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實現建筑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施工企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施工模式是保證施工高效進行的基礎,而綠色施工模式是保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施工模式。因此,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對實施綠色建筑施工模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 張小源.綠色施工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J].工程質量,2013.
[2] 夏媛.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管理探索[J].華夏地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