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摘 要:水利水電事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水利水電工程關系著國計民生。但水利工程一般都是規模較大,技術復雜,工期較長,投資較多,興建的時候需要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要把整個工程作為一個整體來宏觀控制施工質量,這樣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水利水電工程為社會發展服務。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1 前言
經過多年的實踐,雖然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的同時,在相關專題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隨著我國的水
利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建設環境也日趨復雜,仍然需要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進一步研究,著重于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不僅僅會影響到施工的順利進行,影響工期,增加成本,甚至會給工程埋下隱患,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 影響基層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因素
2.1 施工技術老化
施工技術也是工程質量的一個保證,只有一個擁有成熟施工技術體系的施工單位,才能夠完成一個合格的、高質量的工程項目。施工技術不僅僅能體現工程項目的技術水平,同時也是工程質量的可靠保證。如果沒有先進的、成熟的施工技術體系作支撐,那么,施工單位不可能建設出高品質、高質量的工程項目。尤其是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關系著國計民生,又有很多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施工單位具有可靠的技術作保障。但是,我國施工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后,造成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質量存在一定問題,從而影響了整個施工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2 缺乏嚴格的、完善的施工現場管理機制
由于施工現場監理部門缺乏充分的管理及質量控制意識,忽視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立施工現場管理機制的時候也是敷衍了事。這就使得最終制定出來的施工管理機制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嚴格性,不能徹底規范施工隊伍的操作行為,難以提高施工隊伍的質量控制意識,最終也會造成工序錯亂、拖延周期以及質量不合格的現象。
2.3 地質原因
水利水電站建設前期,要對其周邊環境進行詳細的勘探和研究,包括地質條件、水底環境、巖石土層的情況等,對工程的可實施性進行探討。但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造成即使施工前期進行了嚴密的規劃,在施工過程中,還是需要根據施工遇到的情況來進行改變。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可實施信息主要來源于現場,這樣就造成了施工數據的不準確性、滯后性、易變性。而且在施工中經常會遇到頁巖,頁巖具有薄、易變形等特點,在經歷大流量的水力沖擊下,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塌方,為施工帶來難度。
2.4 人員因素
水電工程多為擋水和泄水建筑物,質量要求較高,人作為工程施工的主要核心力量,如果素質較低,達不到相應的管理、施工水平,將會極大地影響施工質量。中小水電建設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員技術素質較高,但管理素質不高,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術、又通曉管理業務、具有戰略眼光的復合性管理人才;工程建設市場分包現象嚴重,分包隊伍中民工素質較低,部分存在野蠻施工現象等。
3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上的控制要點
3.1 施工前質量監控
對施工前的質量監控,主要在于對未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施工質量問題進行預測和預防。因此,施工單位和監控人員要做到:(1)對各項管理技術進行熟悉和掌握,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的人員責任制;(2)對設計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從根本上降低質量問題發生的概率;(3)要認真嚴格的對施工現場、機械工具、施工材料及水電供應情況進行檢查,并對施工人員進行一定的培訓。
3.2 施工的同時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要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具體的施工進行組織和計劃,同時還要制定出相關的施工技術流程。要對水利工程施工監理工作進行加強,監理人員要樹立起一定的權威,對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還要在施工過程中成立相關的質檢組織,在組織內部設立專門的質檢人員,對水利工程的施工情況進行匯總。最后,對水利工程質量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將質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從而使質量管理的推進得到實現。
3.3 建立一套健全的施工技術組織管理機制
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要建立起班組、車間、場站等三級技術管理工作網,明確各個組織部門的責任,采用細化責任、分級管理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包括收集相關的施工技術信息、 分析和處理出現的故障、 記錄出現的事故等。定期開展技術技術交流座談會,對前期的工作做完整的總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和技術改革措施等。建筑單位還應該組織相關的施工技術人員分析和總結活動的成果,為技術攻關打下基礎。要將施工管理的各項機制逐步完善,加強對現場施工設備的監控,包括其運行狀態、故障分析、事故統計等多方面,這樣就能大大地提高施工設備的穩定性和利用率,還能降低設備的損耗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3.4 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檢修管理
水電站首先要把“安全第一、質量第一”作為基礎,再根據自身的施工運行實情,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工作。漸漸地將恢復設備的功能發展到改進和創新設備的功能上,使檢修的周期盡可能地延長,并減少檢修所需的時間,確保設備檢修工作的高效高質。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自動監控技術對發電站實行全面地、實時地監控,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及時地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
4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個 復雜且系統的工程項目,它在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帶來的則 更多的是社會效益。嚴格完備的管理體系可以給工程的質量提供保 證。工程的管理與質量的控制仍是需要努力的方面。施工企業在這 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施工企業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不斷 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并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完善企業管 理及技術標準。以確保工程的安全、優質和高效。
參考文獻:
[1] 呂安珠.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管理[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0.
[2] 賀志斌.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珠江水運,2013.
[3] 馮錦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J].新材料新裝飾,2014.
[4] 張偉東,張豐雙.淺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