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究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7例和慢性白血病患者37例,將同期健康體檢人員37名作為對照組,全部患者均行血液生化檢驗,對比患者的生化檢驗結果。結果:急性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標與慢性組、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慢性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進行生化檢驗,可及時了解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酶時間等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急慢性白血病;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D- 二聚體;血小板
白血病是臨床中極為常見的一種血液疾病,又被稱為血癌,是由于患者的造血干細胞功能異常所致,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貧血,關節疼痛等,臨床中應給予有效治療干預,若治療不及時可引發高尿酸血癥,呼吸窘迫,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最終導致患者死亡[1]。白血病臨床治療中應及時監測患者的各項血液指標變化情況,利于掌握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2]。本文主要探究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37例作為急性組,慢性白血病37例作為慢性組,健康體檢人員37例作為對照組,本次實驗的全部體檢人員選取時間為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均進行血液生化檢測。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6例,女性患者為21例,患者的年齡為12-55歲,平均年齡為(34.28±3.62)歲,慢性白血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患者為19例,患者的年齡為13-56歲,平均年齡為(35.49±3.95)歲,對照組中,男性體檢人員為17例,女性體檢人員為20例,體檢人員的年齡為12-56歲,平均年齡為(34.61±3.48)歲,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因素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取空腹狀態下的肘靜脈血液,采集血液標本劑量為5ml,將采集完成后的血液標本靜置1h,靜置后放入離心機中,離心轉速設置為每分鐘40000r,離心時間為10min,取血清,放置冰箱中低溫保存。生化檢測主要采用廣譜吸收法,使用儀器為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器、血小板聚儀器、自動凝血分析儀。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患者的D- 二聚體、血小板數量、凝血酶時間、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74例白血病患者數據和37例健康體檢人員SPSS17.0軟件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D- 二聚體、血小板數量、凝血酶時間、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指標變化情況,行t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三組患者的D- 二聚體、血小板數量、凝血酶時間、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指標變化情況,急性組患者各項指標與慢性組、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與慢性組相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3 討論
白血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血液生化檢測結果,對其實施對癥治療。貧血是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癥狀,患者機體中制造紅細胞的母細胞數量會顯著降低,最終導致紅細胞數量下降,當患者運動以及行走時可出現眩暈等貧血癥狀,部分患者還容易表現出點狀出血的癥狀,與患者機體內血小板數量變化有關[3]。
與健康體檢人員血液指標相比,急性組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部分活化凝血酶時間,D-二聚體等指標均相對較高,由此可見,白血病患者的細胞會遭到大量破壞,增加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可導致患者單核細胞和內皮細胞膜組織相應因子不斷升高,最終引發凝血系統亢進的現象,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到影響[4]。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原的一種降解產物,通過D-二聚體可對白血病繼發纖溶性亢進程度進行有效判斷,可將其判斷白血病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5]。
綜上所述,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檢驗,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判斷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可為患者實施針對性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王麗紅. 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6(33):183+185.
[2]郝瑞春. 急慢性白血病46例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2(12)22.
[3]石耿利. 急慢性白血病46例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J]. 中國社區醫師, 2015,28(9)88-89.
[4]楊妍妍, 楊超, 王增蘭. 40例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19(2)36-37.
[5]夏存玉. 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學臨床檢驗價值探討[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25(09):119-120.
作者簡介:
鄒翠翠,女,檢驗技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