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而這就給處于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記者在工作上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想要處理好新聞采訪事宜,就要具備在有限的時間里透過大量的信息篩選出有用內容,并進行妥善編排和處理的能力,并且要保證人們通過信息可以了解到不同層面的新聞事件,進而提升電視新聞報道水平。因此,本文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進行研究,并給出相關建議,以提升新聞工作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新聞采訪
在新媒體發(fā)展時代,給電視新聞記者確實帶來很多壓力,在這個海量的信息時代中,通過人們站在不同的教學分析問題,會給一件事情帶來不同的輿論觀點,在這一時代,對電視記者的新聞采訪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新聞的采訪要求記者及時進入事件發(fā)生現場,并對時間加以及時客觀性的報道,保證在輿論層面上給民眾科學合理性的引導。所以作為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記者,必須要改善個人的采訪能力及技巧,激發(fā)更多創(chuàng)新性思維保證新聞信息的質量,更好的開展新聞工作。
一、作為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記者應該具備的職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
在新媒體時代下全球信息化形式愈加明顯,在同步信息下更新新聞,必須要做到科學合理,提高人們對電視新聞的可信度。[1]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各類媒介的融合,使很多電視記者不顧個人的職業(yè)形象為利益出發(fā),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人們的顧慮,在這個繁瑣輿論較多的信息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yè)能力,職業(yè)飼養(yǎng)對電視新聞的發(fā)展,都顯得非常重要。電視記者要切實明確自己的自責,構建新時代下良好的記者形象。
(一)心存正義
作為新聞記者,要本著真理、公平公正的進行報道,及時針對一些現象進行動態(tài)報道,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建立正義平等的原則,賦予人們對新聞的可信程度,要強調電視新聞的真實性,讓人們及時了解社會事件以及政策的實施和更新。
(二)懂得換位思考
作為一名公平公正心存正義的電視新聞記者,就要實施為民眾著想,懂得理解他人,站在國民的角度,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與民眾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經歷相應的挑戰(zhàn)。[2]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要以理解的感知能力考慮問題,將對新聞事件結果分析清晰有理,并要培養(yǎng)自身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對新聞的洞察力,懂得換位思考,保留一顆同情心,合理的對新聞進行采訪。
(三)對新聞事件的采訪要勇敢探究,堅持不懈
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不免會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記者去探究采訪,最終公眾于民,所以在采訪的路上不免會出現嘲諷、威脅、恐嚇、等問題,面對這種采訪工作,記者要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在采訪的道路上勇敢探究,堅持不懈。
[3]在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記者更要勇敢的面對所有事件,憑借自身的職業(yè)道德,挖掘豐富的新聞內容,抵御網絡媒體的誘惑,報道真實的新聞內容,并且面對媒體中出現的問題要勇敢提問,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并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對信息進行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二、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要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采訪專業(yè)訓練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新聞記者必須快速轉型,增強電臺的轉型意識,重視日常的培養(yǎng)工作,從目前來看電視新聞并沒有抓住新媒體的影響進行發(fā)展。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臺應該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培養(yǎng)記者的工作能力,例如,電視臺可以通過網絡論壇形式邀請新媒體工作者到電視臺進行交流,或者可以通過網絡建立記者互動交流網,幫助電臺新聞記者了解該行業(yè)的最新訊息以及豐富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術,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電視臺可以有針對性的提高記者的采訪能力,制定相關學習計劃,并進行考核,激發(fā)新聞記者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順應新媒體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色的電視新聞記者。
(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采訪模式,追隨時代的腳步,充分利用起互聯網的作用,改變新聞傳播思想。與傳統(tǒng)的媒體相比,電視新聞記者增大了信息量,但是對于記者的專業(yè)能力卻不能夠應付增加的工作。通過信息的不斷發(fā)展,對新聞工作也相對提高了要求,大大的加重了記者的工作量,作者不僅要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還要利用各種交流軟件進行傳播,與此同時記者在采訪之后還要制作相應視頻,掌握設計方法等,所以為了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電視新聞記者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團隊意識合作精神,提高整體素質。
(三)明確職業(yè)的責任
在網絡信息時代,新媒體要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電視新聞是連接黨與政府和國民之間的消息橋梁,通過新聞隨時讓國民了解國家的發(fā)展和我國的方針政策,所以,電視新聞記者擔負著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通過新聞以及記者的主導作用,正確的進行引導,并協(xié)助政府開展相關的工作。在網絡發(fā)展的背景下,新聞記者要謹記明確自己的職業(yè)責任,增強職業(yè)意識,從而有效的解決民生問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新聞記者要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正確利用網絡信息,不斷充實自身的職業(yè)能力,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加大對民生新聞報道的重視度,充分發(fā)展新聞的橋梁作用,通過新聞,傳遞正能量,新思想,為廣大群眾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董永峰.論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J].傳播力研究,2017,1(09):111-112.
[2]殷啟明.新媒體條件下中國傳統(tǒng)媒體現場報道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
[3]魯永軍.新媒體沖擊下電視新聞記者的出路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10):17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