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寶鑫 范志軍 張璐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合并嚴重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方案。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42例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合并嚴重冠心病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21)與觀察組(n=21),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手術治療基礎上添加藥物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以及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合并嚴重冠心病患者治療中采取常規聯合藥物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嚴重冠心病;臨床治療方案
主動脈縮窄的發生率在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中約占7%。此病最早被發現于1760年,其主要病變是主動脈局限性短段管腔閉塞或者出現狹窄從而引發的主動脈血流障礙[1]。主動脈縮窄病變部位有9/10以上概率出現在主動脈峽部,動脈韌帶區等,但是也有極少患者位于主動脈弓,甚至部分患者主動脈有兩處縮窄[2]。由于其不經手術治療,預后效果極差,且易出現并發癥情況,對患者生命產生嚴重威脅,因此選定適宜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42例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合并嚴重冠心病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21)與觀察組(n=21)。所選患者診斷為先天性主動脈縮窄,且伴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有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等情況,左鎖骨下動脈閉塞。本次實驗指標患者年齡在65-72歲,平均年齡(68.42±5.21)歲。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手術治療基礎上添加藥物治療。其中對照組方法如下:對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聯合降主動脈置換術。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添加藥物治療,其方法如下:給予患者行血脈舒張,采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80mg、抗血小板聚集,采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75mg、降血脂,瑞舒伐他汀,以上藥物均每日1次[2]。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1.3.2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分析軟件工具SPSS20.0,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方差表示且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通過研究發現得到,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常規治療中加入藥物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其原因可能在于手術常規治療是對患者病情進行規范性治療,而藥物則是依據患者個體情況進行治療,從而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幫助患者早日回歸日常生活。其結果表明聯合應用具有較高效果,對患者治療有積極性作用,可提高患者滿意度評分,促進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對自身有積極性影響,促進醫院及醫療人員發展。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發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9.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其應用對患者預后有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康復。其原因可能在于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藥物治療,從而對一些不良反應加以控制,因此不良反應較低。對照組中有4例出現不良反應,皆為血壓升高,其原因也可能在于患者飲食以及外界因素或個體差異導致。綜上所述,分析老年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合并嚴重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方案。選用CABG聯合降主動脈置換術加藥物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改善患者預后情況,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值得推廣[3]。
參考文獻
[1]李潔,齊素艷,孫榮濤,等.主動脈縮窄支架置入前后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指標的比較研究[J].河北醫藥,2016, 38(6):833-836.
[2]趙海松.主動脈脈壓與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損害程度的相關性[J].臨床醫學,2013, 33(5):18-20.
[3]張曉捷,何仁良,夏瑜,等.合并升主動脈鈣化的多支血管病變的冠脈搭橋手術治療策略[J].中華醫學雜志,2012,93(20):1431-1432.
作者簡介:
項寶鑫(1987-)黑龍江賓縣,本科,第四軍醫大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