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陽
摘要:舞臺美術設計是戲劇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導演藝術構思中的造型藝術手段,是最直觀的舞臺表現形式,主要起到渲染舞臺氣氛,烘托戲劇沖突,塑造角色形象,強化戲劇演出對觀眾的情感共鳴等作用。
關鍵詞:舞臺美術設計;舞臺燈光;戲曲表演
舞臺美術設計,是舞臺演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戲劇及其他演出藝術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種造型因素的統稱。包括布景、燈光、化妝、服裝、效果、道具等的綜合設計。其任務是根據劇本的內容和演出要求,在導演統一的藝術構思中運用多種造型藝術手段,設計和創造出戲劇中背景環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用以渲染舞臺氣氛,塑造戲劇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正如著名戲劇家曹禺先生所說:“沒有舞臺美術,就沒有戲劇”。舞臺美術的設計無疑是戲劇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戲劇舞臺最直觀、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
戲劇表演是一門綜合藝術,而舞臺設計又是戲劇表演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戲劇誕生之日起,舞臺美術設計就伴隨著戲劇的發展而逐漸成熟,它們相互交融、相互依托,并形成以多部門所組成的龐大的藝術綜合體。舞臺美術設計在戲劇創作表演中可謂作用獨特。
在戲劇表演中,劇場和舞臺是演員表演和觀眾欣賞藝術必備的先決條件,而舞臺又為舞臺美術家在進行舞美設計過程中,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如:車臺、轉臺、升降機、燈光、化妝、服裝、和舞臺布景等等。這樣在戲劇表演過程中由美術設計家來充實、美化其環境、烘托主體演員表演、充分把握劇情、從而使觀眾在感官上得到滿足,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么我們再好的劇本、再好的導演及演員在發揮及表達上;很難達到戲劇演出的預期效果。做為一個優秀的舞臺美術設計者,首先所考慮的重要一點,就是在戲劇表演過程中,不論舞臺布景、燈光、以及服裝、化裝、道具、和音響等部門,都將以“演員”為主體,在導演統一創作構思的基礎上,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并且忠實劇本服務劇本,服從于導演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為戲劇演出帶來一個理想的開端。
一、從意境出發的舞美設計與戲曲表演的融合
程派京劇《白蛇傳》的表演中,舞美設計師運用傳統山水畫中的寫意線描手法與演員表演的舞蹈動作相統一,以此增強戲曲舞臺氛圍。京劇表演是高度程式化的,因此戲曲舞臺美術設計要在完成寫意化的同時,更好地突出戲曲演員的表演,烘托出戲曲的意蘊美感。
從“游湖借傘”到“紅樓相會”,從清新秀麗的西湖斷橋風光,到溫馨融洽的紅樓閨房,舞臺布景、色彩基調的轉換為演員的表演帶來了情感空間的表現。一直以來,對于京劇表演的程式化、模式化、僵固化言論不絕于耳,但是真正懂得戲曲表演本質和內涵的人都知道,京劇表演中的人物感是最強的。之所以人物感強,那是因為人物形象鮮明,個性十足,情感豐富,有血有肉,鮮活生動。過去的傳統演劇形式,不太注重舞臺美術設計,僅僅作為輔助或裝飾性手段使用,戲全在人物身上。隨著現代戲曲表演的發展和觀眾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一桌二椅”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新演劇形態的需要。程派京劇《白蛇傳》意境感極為突出的舞臺美術設計,首先從視覺效果上使觀眾對演員的表演有了共鳴,這是具有審美享受的;其次,從戲曲表演的角度來說,這種從意境出發的舞美設計與演員的表演相融合,營造的情境和氛圍更加有益于演員在表演上的發揮,這就使得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使得觀演關系中的情感互動更加容易產生共鳴。
二、虛實結合的舞美設計與戲曲表演的融合
舞臺美術設計需要依托載體來體現現實,因此,即便是戲曲舞臺美術設計,實景設計也是必要的。程派京劇《白蛇傳》中的舞美設計,加入了實景實物的設計和搭配,使得舞臺上的環境更加真實,觀眾的觀感更加逼真。比如“仙山盜草”一場戲,布景上的山巒和俊峰依然采用傳統的寫意線描手法,同時融入了中國水墨山水的元素,大量的留白處理和虛實結合突出了層次感。舞臺上景片式的假山和立體實物設計的山石交相呼應,演員翻轉騰挪帶起的風,竟然能使假山旁的垂柳有輕微的搖擺,這樣的設計不得不說是精妙的。
舞臺美術設計需要依托載體來體現情感,不僅僅是實體,還有虛體和介于虛實之間的光影。程派京劇《白蛇傳》中的舞美設計,在加入實景實物設計和搭配的同時,還運用布景與燈光的虛實處理來烘托環境,輔助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比如“水漫金山”一場戲,布景依然是寫意線描的金山寺、雷峰塔、洶涌的水浪,隨著劇情的發展和演員的表演,布景燈光的明暗處理,更加營造出氣氛的舒緩與緊張,烘托出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當白娘子與法海對峙的時候,明亮的布景更突出了劇情的劍拔弩張和人物之間的情緒對立。而當談判未果,水漫金山之時,暗化處理的布景和布景底端明亮的洶涌巨浪形成鮮明對比,這不僅突出了演員在此段大場面打斗戲的精彩表演,還強化了白娘子此時決心一戰的堅決,人物情感的碰撞和對立更加鮮明。
三、現代技術手段的舞美設計與戲曲表演的融合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舞臺設備的不斷更新,聲光電等高科技在戲曲舞臺的空間中得到應用,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受,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可。
程派京劇《白蛇傳》的舞臺美術設計,大膽運用了聲光效果。在第一場戲中,動態投影對西湖風光的渲染,烘托出了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的美好情境;在最后一場戲中,對時間概念進行了閃電效果與雷聲效果結合的處理,彩色燈光對白素貞出塔時美輪美奐的仙境般的意境烘托,營造了美好祥和的舞臺效果和氛圍。這些手段的運用,使得演員的表演與舞臺上的環境有機融合,既突出了劇情效果,讓觀眾得到了美的享受,也映襯了演員此時的內心情感,使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鮮活。
四、結束語
臺上臺下,演員與觀眾近在咫尺,但是真的要撥動觀眾的心弦,需要付出許許多多艱辛的努力,在這條漫漫長路之上,舞臺布景、舞臺燈光和舞臺音效等舞臺美術技巧正是連接演員與觀眾的一道七彩絢麗的橋梁。舞臺美術設計的諸多創作實踐,論證了在戲劇演出中舞美設計的重要地位,論證了其在戲劇演出中渲染舞臺氣氛,烘托戲劇沖突,塑造角色形象,強化戲劇演出對觀眾的情感共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商墩江.布景樣式對現代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啟示[J].藝術與設計:理論版,2016(11)
[2]李藝梅。舞臺美術設計技巧及其在藝術創作的體現[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