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彬
摘 要:建筑行業具有高耗能的特點,其在發展進程中不但會消耗大量的資源,還會對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嚴重制約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重視力度的提升以及綠色理念的廣泛滲透與發展,綠色建筑模式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重視,其具有的生態環保的優勢成為了當下以及未來建筑行業的主導模式。為此建筑設計中如何更好的運用綠色理念成為建筑行業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綠色環保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設計;綠色環保理念;應用
1 前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設計理念的環保建筑有個更多的關注。節能建筑的應用,除了能夠減少資源的浪費,還能更好的發揮環保的效果,是適合社會發展方向的建筑形式。所以,我國目前的建筑設計,要能夠與時俱進,按照律師建筑設計理念進行,盡可能的保證新能源的充分應用,促進人員自然的和諧共處。
2 綠色理念的定義與內涵
2.1 資源能效型理念
資源能效性也可以理解為資源的有效性利用。建筑周圍具有眾多的可再生資源以及不可再生資源,資源能效性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含義即是充分利用、循環利用以及合理利用建筑周圍的資源,諸如通過合理利用風能與太陽能的方式貫徹綠色理念,做到在日間收集風能與太陽能然后轉化為夜間使用的電能,有效的降低建筑消耗的能源。
2.2 建筑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建筑作為人類居住的住所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所以建筑設計需要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優美景色實現建筑回歸自然,建筑與自然相融合的設計理念。將建筑結構與自然風光相接壤,為自然風光與建筑結構創建出和諧共處的序列,通過相互結合相互襯托的方式,實現建筑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3 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中的設計原則
3.1 共生原則
黑川紀在哲學視角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共生原則,通過共生原則詮釋了文化屬性、空間屬性、物質屬性以及精神屬性的內涵,在綠色理念引領下,共生原則也成為綠色建筑中的重要理念。共生原則即是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之上,實現人、建筑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將三者都提升到主體的位置上來,塑造平等共生的關系。
3.2 滲透原則
綠色理念發源于大自然中健康積極的綠色元素,想要在建筑中充分彰顯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就需著重重視綠色元素的引用與實踐。在建筑設計中的滲透可以理解為在設計階段中滲透綠色理念,在方案設計中滲透綠色語言,在建筑施工過程當中進行技術與材料滲透,通過將綠色理念滲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方式有效的實現綠色滲透原則。
3.3 以人為本原則
人作為社會的重要主體發揮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有效的促進社會文明、經濟以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不斷前進與發展。為了保證人的主體地位,在建筑設計中也要充分保留人的訴求性與主動性,將綠色理念與人的主權特性進行有機結合,塑造人與生態環境和諧共處、欣欣向榮的共生環境,通過共生原則充分彰顯綠色理念的內涵。
4 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4.1 建筑空間布局設計方面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建筑空間布局設計。對于建筑的節能設計,可以融入綠色理念,提高建筑的空間布局設計,能夠降低能源的損耗。現代化社會建筑設計,需要將設計的實用性與綠色環保相互融合,從而去增加建筑的舒適度,同時實現能源節約、綠色環保的目的。通過綠色理念,對于建筑的設計,可以減少對玻璃幕墻的設計,從而去降低光污染,有效的控制風帶數量。綠色理念下的建筑設計,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地下空間,在地下建設停車場,從而去節省占地面積,解決交通擁堵的壓力。加強建筑綠化設施的設計,提高建筑環境的同時,滿足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4.2 建筑節能設計方面
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建筑節能設計,其需要利用自然環境,去提升建筑的節能性能。綠色理念下的建筑節能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建筑地理方位的設計,窗口的設計盡量面對陽光,使得屋內屬于朝陽設計,從而去增加建筑室內的采光面積。例如,建筑設計的結構采用高低差異的方式,此種設計可以避免建筑物之間相互遮蔽陽光,可以使得陽光有效的照射到室內。建筑地理方位的設計,能夠充分的利用太陽能,達到節約環保的目的。2)建筑的節能設計,可以通過引入自然風的方式。根據設計目的進行布局設計,使得建筑能夠充分的利用自然風,從而去實現能源的節約。3)建筑節能設計,需要注意建筑材料的選擇,不同材料對于能源的消耗不同。一般情況下,建筑建設普遍采用混凝土材料,但使用較輕的材料可以減少能耗。4)為確保建筑設計的節能理念,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融入節能理念,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節能環保的施工工藝。例如,建筑節能門窗的安裝,由于門窗對于能源的消耗比較大,需要結合自然風與對門的設計理念,從而去減小門窗的能耗,減小門窗關閉的壓力。
4.3 建筑節地設計方面
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體現在建筑節地設計過程。建筑的節地設計,主要是提高建筑的設計效率,從而去提高整體的設計水平,提高建筑土地的利用率,實現能源節約的目的。建筑節地設計,需要充分的利用建筑場地,采取不破壞、不污染的原則,對建筑科學合理的進行規劃。建筑節地設計,需要注重周圍環境的保護,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施工作業量。例如,在工程建設中,設計人員對建筑的坡地進行設計。此時設計人員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形的優勢,將此處設計為半地下、半地上形式的車庫。此種結合地理位置的設計方式,可以減少車庫施工過程,地下車庫的開挖,同時提高建筑的性能,為建筑工程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建筑的節地設計,能夠提高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對地面形態的利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縮短工程工期,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4 建筑節水設計方面
水資源是建筑施工中必須用到的自然資源,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手段存在疏漏導致很多水資源不但沒有在建筑中充分發揮綠色建筑的理念,還因為種種原因被排放至地下水道當中,嚴重浪費了地下水資源。針對這種情況建筑工程需要在施工現場布置完善的節水工具,并為建筑工程制定定量科學的用水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水資源耗費問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綠色建筑理念。
5 結語
綠色理念的定義與內涵,主要包括資源能效型理念,以及建筑與自然的有機結合。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中的設計原則,主要有共生原則、滲透原則以及以人為本原則。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主要包括建筑空間布局設計方面,建筑節能設計方面,以及建筑節地設計方面。
參考文獻:
[1] 劉年臣.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5(16):6~7.
[2] 孫立彬.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與探索[J].建筑知識,2016(2):27.
[3] 李野.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整合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14):40~44.
[4] 留罡.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6):99.
[5] 汪豐.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9):1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