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較快,教育事業也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帶動下不斷進步。在地理教學中使用的多種現代化模式中,思維導圖的使用比較廣泛,因為這種模式具有效率高的優點,并且能夠十分直觀地體現知識脈絡,較高程度地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轉化為形象的具體圖形。本文首先從思維導圖的構建簡單靈活、學生有較強的知識構建能力兩方面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然后提出四個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內化的模式,分別是師生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完善未完成的思維導圖、學生獨立繪制思維導圖、化繁為簡繪制思維導圖。
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思維導圖的構建簡單靈活
構建思維導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機繪,一種是手繪。能夠用于機繪的軟件有Xmind、IMindMap、Freemind、Mindmagager。使用不同的繪制軟件會呈現出不同的思維導圖,各有各的特色,所以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授課的內容和教學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當電腦設備性能較好,教師就可以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使用機繪的方法。機繪思維導圖常用于知識體系的整合,對學生梳理知識思路的延伸有引導作用,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對學生來說,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地理知識的復習,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當電腦設備性能較弱,或者沒有電腦設備時,可以手繪思維導圖。手繪思維導圖能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能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且手繪思維導圖更加容易進行新知識新想法的補充。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對地理的基礎知識和概念有所掌握。而在高中階段,學生繼續對地理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透徹。
學生有較強的知識構建能力
高中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在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已經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地理知識內容進行整合。思維導圖構建的原則是把握全局,將看似復雜的知識文字提取出來,構建成知識網絡。當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遇到瓶頸時,即學生的思路由于知識掌握不充分導致繪制思維導圖有障礙時,學生就找到了自己地理知識掌握的薄弱點,那么需要將精力放在自己不熟悉的知識上,進行深入學習,并且在練習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遷移,這樣大腦的思路也會更加通暢,繪制思維導圖的速度也有所加快,思考的視角也會更加開闊。事實上,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十分濃厚的興趣,而且愿意更加詳細系統地發現地理學科的奧秘。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時能夠發現知識間更加隱秘的聯系,以及知識間更加本質的關系。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學生已經有了整理知識體系的意識,更有的學生已經養成了整理知識體系的習慣,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具備構建思維導圖的意識,也已經逐漸展現出了構建思維導圖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內化的模式
師生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維的推進
思維導圖繪制的目的是把學生大腦中零散的知識仔細梳理,按部分進行歸納,并且以圖譜的形式展現出來,在上述過程中實現對學生頭腦中知識的深化,這是知識由內向外表征的過程。而思維導圖的內化是指對展現出來的知識圖譜進行理解、記憶、鞏固。內化能夠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地理知識的完整體系,相比較純文字形式,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更加通暢的思維脈絡。使用思維導圖的初期,學生還不熟悉思維導圖的使用方式,腦海中關于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也十分模糊,此時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教師選取地理知識的某一部分,先采用手繪的方式,和學生一起繪制思維導圖,并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一邊分析地理知識,一邊梳理知識脈絡,為學生講解知識之間的聯系,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同時思考的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深入,讓學生理清地理知識的本質。
學生完善未完成的思維導圖,實現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
將師生合作完成后的思維導圖中某一分支去掉就形成了未完成的思維導圖。而去掉的部分應該是知識的重點。因此,讓學生補全未完成的思維導圖,實現對學生頭腦中重點知識的強化,這一方法適用于學生的自由復習過程,能在學生復習整合地理知識的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同時,這一方式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之后學生應該把這些知識作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的構成中,可以發現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自發繪制的思維導圖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輔導也因人而異,要及時調整教授的側重點。例如,有的學生在上課時不注意聽講,導致他在復習的時候對知識體系的掌握十分不完整,對知識點的理解也不夠透徹,繪制思維導圖的速度仍然較慢,此時教師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告訴學生這是一個過渡的過程,這一階段勢必會遇到一些困難,只有努力克服,才能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
學生獨立繪制思維導圖,師生合作完善
經過前期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身的接受性學習,再經過中期學生的自主回顧復習,學生能夠基本明確思維導圖在地理知識中的應用方式,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安排獨立繪制指定章節思維導圖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認真完成。在之后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獨立完成的思維導圖給出指導意見,另外要組織學生對獨立完成的思維導圖進行相互學習。相互學習的過程并不是讓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思維導圖完全照搬過來,而是要通過學習正確的思想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改進,并且在保留自己優點的同時,引用其他同學的優點。
為了保證課堂秩序,可以使用組內討論評價的方式,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取長補短,注意捕捉其他同學思維導圖中的創新點,從而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加深自己的印象。例如,某同學使用其他顏色的筆跡做重點標注,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突出思維導圖的改進點,便于學生日后復習。
化繁為簡繪制思維導圖,方便學生使用
由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各不相同,致使學生獨立繪制的思維導圖也各具特色,因此在促進學生思維導圖內化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進行繪制,抓住自己記憶的要點,實現化繁為簡繪制思維導圖。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化繁為簡,但是實際的知識描述要做到全面具體,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不會只記得思維導圖的內容,卻不知如何寫出具體答案。比如思維導圖的繪制要注意體現重難點知識,需要標注重點例題,重點例題的體現不是在思維導圖上具體闡述,而是要做好標記。如果例題是在課本上,就要標注好頁碼,如果例題是在課外材料上,就要注明書名以及頁碼,這樣才是對思維導圖的良好利用。總之,繪制思維導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便捷應用,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學生理解深奧難懂的地理知識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一種新穎實用的教學模式,總的來說,其較好地提高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符合教學改革創新中提高教學質量的理念。但是,這一教學模式仍有提高的空間,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完善優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