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元明
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正在全面融入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隨之也出現了網絡傳播操作簡易化、形式多樣化、功能兼容化的趨勢?!吨行W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在小學階段學習目標中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本W絡是一個奇妙的世界,關鍵是如何利用它。本文從小學生網絡依賴癥的現狀入手,提出正確使用網絡以讓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對策。
小學生網絡依賴癥的現狀分析與對策
小學生對網絡的偏愛可以理解為“網絡依賴”。最近兩年,我們通過對小學群體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小學生在父母的監督空檔時間上網,大多喜歡簡短的小視頻、動畫片或者單機游戲等,隨著年齡的增長,瀏覽網頁之類的學生比例會逐漸增多,從年級變量上看,低年級學生在無網絡癥上的數量明顯比高年級學生多。
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如圖1,得出以下建議:
第一,女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稍高于男生。針對女生在情感上比男生更細膩、更脆弱的特點,家長一般對女生采取比男生更溫和的態度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這樣的外部環境更容易使女生陷入網絡依賴,因此一定要引起學校、社會、家長的注意。
第二,由于上網時間與小學生網絡依賴具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因此控制小學生的上網時間應當成為預防小學生網絡依賴的有效手段。因此,學校與家長要經常溝通,根據學習要求和生活規律來規定學生使用網絡的時間,并加以限定,使學生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上網,不在網絡上無目的地瀏覽網頁,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上網時間,防止網絡依賴。
第三,針對小學生網絡依賴程度低、使用網絡的功能比較單一的特點,學校要在小學生中大力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體育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緒。
第四,對于不同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程度存在顯著差異這一問題,我們認為,預防不同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應該從低年級開始,越早則效果越好。為此,應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著重指出網絡依賴的嚴重后果,并且在學習階段長期開展合理利用互聯網的教育與引導工作,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來共同完成。
建立長效對策來消除小學生網絡依賴癥
正面的思想引導
通過身邊的人和事,具體生動地給孩子講解網絡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如引發很多疾病等;對我們的思想帶來危害,例如會讓我們意志消沉,陷入不良思想的影響而無法自拔,因此我們要學會自覺抵制不良的上網習慣,科學上網。
發展小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多發展小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運動量大的戶外運動項目是他們發泄多余精力的合理渠道。要讓小學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多彩的生活形式,如引導小學生走出戶外,去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書店、大自然等尋找新的感受。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積極引導健康上網
一是學校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上網;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現實和虛擬有機結合起來。學校方面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他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網上、網下結合起來,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三是重視家庭監督和管理,創造溫馨的家庭教育環境。同時,家庭需配合學校,做好適當的監督管理工作。
及時了解學生,重視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教師要多和學生溝通,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并幫助解除學生的心理困擾。家長要多學些心理方面的知識,經常和孩子交流,關心孩子的需要,參與孩子的活動,盡力做到理解和尊重子女的心理需求,這樣便可以防患于未然。
結語
總之,網絡并非“洪水猛獸”,社會、家庭、學校應正確引導,讓孩子們清楚地意識到如何正確地使用網絡,讓網絡真正成為兒童成長的伙伴,這才是我們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