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琳
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課內容更新換代很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作為一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應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有利于學生發展個性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信息技術;養成;培養;習慣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知識更新更替速度加快,要想獲取新知識,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目標。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信息技術課內容更新換代很快,又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作為一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應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有利于學生發展個性和創新思維。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遺害一生”。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可以塑造人的性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人的命運。因此,從小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將使學生受用一生。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我所嘗試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中,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就此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的習慣
信息技術課教師頭痛問題是課堂紀律、機房衛生、機器保護等一些問題,每周的信息課往往學生都帶著比較興奮的情緒進入機房,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是信息技術課開展的基石。我從以下幾點嚴格、反復的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1.安靜。要求學生到機房必須到安靜,即:排隊進教室要安靜,下課離開教室也要安靜。
2.紀律。上機實踐課最頭痛的就是紀律,學生不但動手還動口,采取互相監督,出現一片,這片就被禁用機器5分鐘,這樣他們只能看,慢慢訓練中就會習慣。
3.衛生。使用計算機必須做到干凈,即:個人衛生要做好,手腳要干凈。下課時每位學生要清理自己機器周圍的衛生。每周安排機器衛生差的學生清理機房。
4.機器保護。上課前檢查機器,下課后有專人檢查設備。嚴格把關,人手一機,定機定位,下課必須正確關機。
學生習慣的養成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特別是對已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要矯正就更需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同壞習慣作斗爭才能形成,因此需要教師“反復”、“嚴格”訓練,不怕麻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后對師生都將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二、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良行為習慣:上課扯掉網線,偷走機械鼠標的滾輪,用口香糖粘住光電鼠標發光點,交換鍵盤上的按鍵,帶零食和飲料進機房,隨地亂扔垃圾紙屑,在顯示器邊緣亂涂亂寫,上課故意不停敲打鍵盤發出極大聲響,經常性遲到早退,利用網絡亂發惡意信息,偷偷打游戲,不專心聽講,課堂練習不認真,不帶教材來上課,不按正常程序開關機等等。雖然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人在班是只占少數,但是他們能讓機房各種設備降低使用壽命,影響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甚至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良好班風的形成,最終造成班級成績整體性下降,對學生的成長和今后的發展非常不利。認真分析這些行為,我發現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有的是沒有紀律觀念的行為,比如經常性遲到、早退,扯網線,偷走鼠標滾輪,隨地亂扔垃圾紙屑,在教室里面進食等;有的是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或是興趣不大,例如不帶教材來上課,上課不聽講,不認真練習,甚至自暴自棄完全不學;還有的是信息技術素養和道德方面的行為習慣,比如上課就想上網,偷偷打游戲,甚至還有拷貝一些簡單的黑客軟件,在機房局域網大肆發送數據包,堵塞網絡等。
三、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措施
矯正不良行為習慣的過程,就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二者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教師必須通過管理和引導,從多方面進行訓練、熏陶和感染,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其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針對性的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四、結語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習慣,必須持之以恒,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促使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我們要始終貫徹信息素質教育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