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帆
青海師范大學 青海省西寧市 810008
資源類型城市一般指以本地區儲藏的礦產、林木、河流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等為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的城市類型,這類以開發自然資源為主導產業的資源型城市可分兩種類型:“先城后礦式”與“先礦后城式”。先城后礦式城市一般指在城市已經建成存在后再利用周邊自然資源,開展對自然資的源勘探與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而先礦后城式則是基于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生產發展所需求的礦產優勢而建立的城市。
濮陽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華北平原,地處豫魯冀三省交界,緊鄰黃河下游北岸,地形平緩,市內交通線呈垂直網格狀分布,基礎設施完善,有利于工業發展所需要的交通等區位因子的發展。濮陽市境內主要的自然資源為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及鹽礦,主要分布于東濮凹陷地帶,面積為5300km2,石油資源量12.37億噸,天然氣資源量3675億立方米。
從表1中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013年開始減少,并且從2013年到2015年第二產業對濟增長貢獻率減少了20.9%,而第三產業從2013年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14.1%到2015年增長到了34.8%,增長20.7%。
表1 2011-2015年濮陽市三次產業結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對資源型城市界定,濮陽市以石油產業為主導產業。
濮陽市自身發展潛力大,優勢為: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東部三省交界地區,交通設施相對完善,是中原城市群東部地區城市之間樞紐區域,促進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間交流發展的同時,可以使自身也得到發展。加上濮陽市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自然資源豐富。中原油田的建設帶來移民的增加,擴大本地市場促進經濟發展。
一是環境問題。長時期的石油資源的開采,會造成井架周圍農田土地質量的下降,影響濮陽市的農作物生產,并且鉆井采油工程對廢水的排放,使河流污染,土地荒蕪。
二是濮陽市的鐵路設施相對落后。濮陽市客運列車條件相對落后,阻礙濮陽市和其他地區城市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
三是產業層次較低制約濮陽市的綜合競爭力。濮陽市除了大型的國有企業規模較大之外,其地方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并且大企業的數量不足,缺乏高素質人才導致自主創新能力弱。
石油資源屬于不可再生型資源,濮陽市的原油儲量已基本消耗殆盡,僅存的后備石油儲存量也是屬于極深或者開采難度極大,危險系數高。
如果從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面來看濮陽市石油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必要性的話,近年來,職工數量幾乎達到飽和程度,大量油田子女就業困難,會造成各種社會問題出現。
如果從供給側機構方面來看濮陽市石油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必要性的話,不能及時調整制度和市場供需的話,還是按照之前的資源配置解決問題的話,很難在目前改革開放造就的新的經濟形勢下經營和生存。油田的發展已經相對停滯不前。本文認為,濮陽市優先調整產業結構與產業鏈,從追逐高速GDP增長模式,調為中高速增長,只有濮陽市經濟發展趨向穩定,才可以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就必須通過政府實行相關產業的政策調整,加強完善濮陽市的產業鏈,并且整合濮陽市現有的各類資源,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才能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并向高級化發展。實現產業結構與濮陽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協調,并且改善濮陽市第三產業發展環境,并且優化資源配置,才是濮陽市石油資源城市轉型的前提。
濮陽市初期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使濮陽市出現大產業結構矛盾。應在全市內進一步擴大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水平;注重對工業園生產排放污染的監督與控制;整治馬頰河水域污染嚴重的狀況。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提高城市自身形象,濮陽市歷史悠久,應發揮其應有的旅游價值,前期因為依賴資源優勢的原因,濮陽市未深度開發城市自身的旅游價值,可趁水秀雜技在全國的火熱,推出“龍鄉”水秀等旅游品牌。
濮陽市政府應在現如今的石油資源型城市轉型初級階段加大對濮陽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一是特別是對濮陽市客運列車的投入建設上,努力向有關部門單位爭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鐵路線過境濮陽市。
二是合理分配濮陽市教育設施資源,解決當下濮陽市存在的油田與地方的教育設施資源差異現象,加強教育提高濮陽市科技創新資源。
只有完整的合理配套的基礎設施,才是加強濮陽市的綜合競爭力的前提。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能有效的推動濮陽市石油資源型城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