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醫院心臟科主任醫師 任景怡 圖片提供/壹 圖
冠心病的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顧名思義,是由于冠狀動脈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發生的心臟疾病。冠狀動脈,英文是“coronary artery”,取自“皇冠 (crown)”,因冠狀動脈的形態酷似王冠或花冠而得名。這些形似王冠的血管在功能上也至關重要,它們負責把血液運送到心臟,擔負起了保證心臟血液供應的重任。我們知道,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生命活動的“發動機”,在人的一生中心臟大約跳動25億次,晝夜不停地為人體供血供氧,保證各個臟器正常的生命活動。因此,當心臟出現問題時,無法完成上述任務,就會導致最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如果冠狀動脈這條傳送養分到心臟唯一的“高速公路”出現了故障,就會引起心臟也就是“人體發動機”的缺血缺氧,繼而就會發生我們所熟知的心絞痛、心肌梗死。
現在您可以按下面列出的選項對自己做一個簡單的評估,如果您符合下面的情況超過2項,說明您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較一般人群高,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定期進行體檢。
●年齡,男性大于40歲,女性絕經后。
●吸煙。
●肥胖:體重指數( BMI=體重/身高2,公斤/米2)大于28。
●血脂異常:總膽固醇(TC)大于5.18mmol/L(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大于3.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小于1.04mmol/L,甘油三酯(TG)大于1.76mmol/L。
●高血壓:血壓大于140/90mmHg(毫米汞柱)。
●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
在冠心病發展為急性心血管事件前身體往往會發出警報,以引起我們的注意。如果您有以下表現,一定要高度重視,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黃色瘤(眼瞼):多在上眼瞼處出現橘黃色針頭大或豆大丘疹(見圖1),高出皮面,柔軟,也可出現在手掌、臀溝、肘部和腘窩部,多提示體內血脂的升高。
●折耳癥:在耳垂處出現折痕,多自耳珠呈45°角向后方延伸(見圖2),提示體內血管功能的損傷。

圖1 黃色瘤

圖2 折耳癥
(圖 片 分 別 引 自Frederick AJ,Fatty nodules of the dermis of the upper eyelids:a new entity,Graefes Arch ClinExpOphthalmol,2013和George G,Frank's Sign,N Engl J Med,2014)
●血脂、血壓、血糖的檢查對冠心病高危因素特別是“三高”的常規篩查是預防冠心病發生的首要環節,也是最可行的定期監測的指標。
●心電圖心電圖是反映心臟功能的重要手段,對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判斷不可或缺,但是在平靜狀態下對冠心病的評價是很有限的,因此就需要進行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是在一定的運動負荷的情況下,觀察記錄心電圖的變化,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冠心病評估方法,具有簡便實用、費用低廉、無創傷等優點。
●長程心電圖(Holter)由于心電圖及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只能記錄短時間的心電活動,不能及時捕獲到發作不頻繁或者是夜間發作的心血管事件,這時就需要進行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全程心電監測,以準確評估冠心病的發作頻率以及嚴重程度。
●冠狀動脈CT及造影對于已經確診冠心病且病情加重的人群,冠脈CT或冠脈造影是準確評價冠心病嚴重程度的“金標準”,同時冠脈造影可以在造影檢查的過程中進行介入治療,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檢查及治療手段。
發作性心前區疼痛,多在體力活動及情緒激動時發生,也可表現為胸骨后的壓迫感、壓榨感、緊縮感,多持續3~15分鐘,停止活動后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癥狀緩解。發作時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大汗等癥狀。
發生無明顯誘因,胸痛程度較心絞痛劇烈,為瀕死感,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至數天,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緩解,常伴發熱、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發作時可伴血壓降低,嚴重時發生休克。
如果您出現了冠心病的典型臨床表現,如劇烈心前區疼痛,尤其是伴有心慌、喘憋及意識障礙時,應立即(6小時以內)到醫院就診,接受冠脈造影及血運重建術。如果您之前出現冠心病的典型表現,且發作較前頻繁或經休息仍未緩解,也應盡快(24小時以內)到醫院進行冠脈造影的檢查。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及冠狀旁路搭橋術(CABG),這兩種方法均可以快速有效地恢復心臟的供血,從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也是需要爭分奪秒進行的必要搶救措施。

在心肌的血運恢復后,后續的治療也是至關重要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抗血小板、抗凝治療比如長期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
●改善心室重構的治療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的長期使用,對于心肌的恢復、減少心衰的發生很有好處。
●控制血脂異常、高血壓、高血糖合理膳食,避免經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必要時服用他汀類等降脂藥物;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應同時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應用降壓藥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戒煙限酒,保持愉悅的心情,勞逸結合。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游泳、瑜伽等相對緩和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