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桐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音樂教育的受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由此帶動了音樂教育的顯著進步。就目前的音樂教育來看,器樂演奏是教育教學的重點,而鋼琴作為西方器樂的典型代表,在器樂教學中的受青睞程度較高。就鋼琴演奏和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來看,要實現演奏技藝的提升,聽覺感知是在教學中必須要培養的內容,一方面,聽覺感知對于鋼琴演奏節奏的把握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聽覺感知的培養有利于提升鋼琴演奏教學的綜合效果。就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旨在指導實踐活動。
關鍵詞:音樂 聽覺感知 鋼琴演奏 教學
鋼琴是音樂教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器樂類型,尤其是在西方音樂的學習中,鋼琴作為代表性的樂器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從鋼琴教學是實際來看,鋼琴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演奏的技巧和能力,而要具備演奏的能力,聽覺感知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對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進行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 音樂聽覺感知的基本概述
音樂聽覺感知在音樂演奏和教學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很多學生在音樂演奏當中會利用聽覺感知進行自我演奏的調整,但是卻對聽覺感知的基本概念解讀存在著模糊不清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于聽覺感知的運用科學性會大打折扣,而聽覺感知的具體作用發揮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全面性的解讀音樂聽覺感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音樂的痛覺感知內涵
所謂的音樂的聽覺實際上指的是生物體——人在音樂活動過程當中大腦皮層接受收到音響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音樂心理現象。從目前的音樂聽覺分析來看,其有外、內聽覺的差別,并貫穿在鋼琴的演奏當中。
音樂感知指的是學生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之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從自身感覺上認識音樂和發現音樂的過程,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是伴隨心理現象而產生的。綜合來講,音樂聽覺是一種音樂心理現象,而音樂感知又是伴隨音樂心理現象產生的,所以說音樂的聽覺感知就是學生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由音樂聽覺這種心理現象引發的對音樂的感知。
2.音樂聽覺的內容
從上文的分析來看,音樂聽覺主要有內聽覺和外聽覺兩部分內容。所謂的內聽覺指的是欣賞者內心里面的聽覺,這是一種不同于外聽覺的狀態。從內聽覺的產生分析來看,學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內聽覺會逐漸的形成并壯大。對內聽覺的產生從心理學上進行分析發現內聽覺的產生和人體的大腦是密不可分的,其是在大腦中產生的行為,是演奏者對聲音的想象和感受,是一種最終能夠建立并逐漸完善的心理能力。就內聽覺的具體分析來看,其包含了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基本理解和思考,所以內聽覺具有較強的創造性。
與內聽覺不同,外聽覺是由人體的生物性聽覺器官——耳朵與外在的聲音產生了物理性關系之后所形成的。表演者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要對演奏音符的正確性進行判斷所要依靠的便是外部聽覺感知能力。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必須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而不是只在乎自己內心對音樂的想象和以及情感的表達。換言之,音樂的演奏效果是由外部聽覺和內部聽覺綜合控制才能達到的,有了內部聽覺,鋼琴演奏富有了情感和創新,而有了外部聽覺,鋼琴演奏的流暢性控制和準確性的控制目標得以實現,內外的結合使得鋼琴演奏的綜合效果更加的突出。
3.音樂聽覺感知的特點
從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音樂聽覺感知具有兩方面的顯著特點,而這兩方面的特點分別是導向性和記憶性。所謂的導向性主要指的是表演者在具體演奏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外部聽覺的判斷從而聲音的好壞和節奏的準確與否進行把握,這樣可以更好的對自身的演奏進行糾正。內部聽覺因為存在著對音樂的記憶和積累,所以利用內部聽覺可以更好的感知即將要出現的演奏,這樣,整首演奏的速度、音色以及力度、旋律等都會做好準備。在有了準備的基礎條件下,通過演奏技巧的運用,演奏的效果會更加的突出。簡言之,音樂聽覺感知的導向性為鋼琴演奏的完整和流暢做好了鋪墊。
記憶性主要指的是音樂聽覺感知能夠自行的去記憶音樂的旋律、節奏、力度等因素,這樣,演奏者自身內心內有關于音樂片段的記憶。簡單來講,在目前的音樂學習中,學生們總是不斷的去聆聽和練習,目的就是要通過音樂感知的記憶性將音樂片段進行保留。綜合來講,導向性和記憶性使得音樂聽覺感知的地位顯著,所以在鋼琴演奏和教學的過程中,演奏者會重視自己的音樂聽覺感知訓練,老師也會重視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培養。
二、 音樂聽覺感知和鋼琴演奏
從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鋼琴的演奏是一種層次較多而且復雜性較高的運動,在具體演奏的時候,不僅要用耳朵去聽、要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心去感受,還要用身體的各個部分進行力量的協調。就鋼琴演奏當中的各要素分析來看,生物聽覺系統非常的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鋼琴演奏中,踏板的控制和運用對演奏者的聽覺系統要求較高,就如延音踏板的運用來看,如果其運用不合理 那么整首曲子美妙性便會出現問題,因此在演奏中,需要要走這利用聽覺系統對具體的情況進行辨別。簡單來講,演奏者需要對自己的演奏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演奏的聲音、節奏等,而這些工作的進行,都需要依靠較強的音樂聽覺感知。
三、 音樂聽覺感知與鋼琴教學
音樂聽覺感知對于鋼琴教學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把握好音樂聽覺感知并在鋼琴教學中對其進行綜合的應用,可以使得鋼琴教學的效果更加突出。通過實踐總結和分析,發現在鋼琴教學中要很好地利用音樂聽覺感知,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對“天賦”和本能的音樂直覺進行重視
就現階段鋼琴教學實踐來看,要運用音樂聽覺感知,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將學生的“天賦”和生物體本能的音樂直覺進行重視。音樂學習的源泉是音樂直覺,而本能和直覺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其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天賦在時間變化中會發生改變,所以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在學生音樂直覺的基礎上對其的頓悟感知能力進行發展和培養,從而使學生將被動的音樂學系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在具體鋼琴教學的開展中,老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去彈奏鋼琴,也要通過對音樂信息的綜合分析和了解,學生們會對樂曲有全新的認識,這樣,他們的直覺感知形成會更加正確。
2.加強學生音樂想象力
在鋼琴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音樂聽力感知,第二項重要的措施是對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進行培養加強。就具體的音樂想象力培養加強來看,主要是通過在鍵盤上做無聲的演奏練習來實現的。通過不斷的無聲演奏練習,學生們由聽覺記憶以及內心對作品的感知將樂曲的情感進行再創造,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等知識內涵分析,在長久堅持下演奏者會塑造出符合音樂作品自身的音樂意境。
綜合來講,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由內部聽覺和外部聽覺共同組成,音樂想象力是由內部聽覺進行體現的,而無聲的演奏練習又可以為音樂的積累打好基礎,有了音樂積累,內部聽覺的能力不斷的強大,而內部聽覺服務于音樂想象力的產生,會讓想象力變得空前強大。想象力在加強的同時,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創新會加強,其在音樂意境塑造方面的能力也會明顯的提升。
3.重視聽力的訓練
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重視聽力的訓練對于音樂聽力感知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就聽的具體行為來看,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進行自我演奏的聆聽。通過不斷的聆聽,學生可以發現自己演奏中被忽略的部分,不斷的對自己的聽覺系統努力進行完善,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聽覺感知。第二是進行其他表演者演奏的聆聽。聆聽自己的演奏主要的目的是對疏忽的部分進行補充和完善,而聆聽他人的演奏,主要的目的是要在別人的演奏中聽到自己演奏所沒有的東西。通過這種聆聽,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會有進一步的提升,鋼琴教學的開展會更加的順利。
4.鍛煉學生的伴奏能力
從目前的鋼琴教學來看,要對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進行培養,鍛煉其伴奏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之所以要通過伴奏能力培養音樂聽覺感知,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彈奏鋼琴伴奏一定是要和其他表演者一起,鋼琴的伴奏效果才會有完美的體現。第二是從伴奏實踐分析來看,伴奏這不僅要對你節奏把握正確,更要通過對演奏的音樂理解和認知來感知同伴,這樣,無形中會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聽力感知。簡單來講,伴奏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音樂聽力感知,而其聽力感知能力的加強會讓鋼琴教學的效果有綜合性的提升。
結語
鋼琴在西方樂器當中的地位顯著,所以在西方音樂教學中,鋼琴是最普遍的教學內容。從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鋼琴的入門相對簡單,但是要想真正的談好鋼琴需要做系統和持續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是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具體分析音樂聽覺感知的基本內容,然后對其和鋼琴演奏以及鋼琴教學的關系進行研究,這樣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進而提升演奏和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史瑞.探析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音樂時空,2014,21:72-73.
[2]李玉峰.內心音樂聽覺的培養在鋼琴學習中的初探[J].藝術評論,2015,02:148-150.
[3]葉田.學生音樂聽覺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J].音樂時空,2015,07:130.
[4]姚婉藝.論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感知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5,09:41-42.
[5]何揚.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大眾文藝,2016,23:191.
[6]趙洋.在鋼琴演奏及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J].黃河之聲,2017,05:45.
[7]王亮.探析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黃河之聲,2016,23:65.
[8]李勉.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作用[J].當代音樂,2017,11:67-69.
[9]譚筱婷.音樂聽覺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6,26:224.
[10]林嘉旋.音樂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3,0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