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義
摘 要:數學學習中使用草稿本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特有的行為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草稿本的規范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思考過程的呈現,記錄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分析、思考、嘗試、探究的足跡。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草稿本的習慣,有助于使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書寫、驗算習慣。草稿紙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草稿本應用得有成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形成,能使學生以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有規律、有節奏地進行活動,獲得優質效果。
關鍵詞:學習習慣;草稿本;有效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草稿本的規范使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思考過程的呈現,記錄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分析、思考、嘗試、探究的足跡。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求,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探究和應用,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使用草稿本的習慣,有助于他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和驗算的習慣,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
一、對數學草稿本使用情況的調查和解析
1.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在農村小學,由于地理實際環境的局限性及大量外來務工子女的就學,家長常忙于工作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以及學生自身的行為習慣比較差,因此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提高。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往往沒有重視“草稿本”的作用,在進行數學計算、解答問題的時候,學生總是把需要計算的過程或思考的想法隨處寫,隨便寫。有的學生看到桌上有什么就寫在什么上,如語文書、英語書、作業紙等,有的甚至直接寫在桌面上,而且寫得凌亂不堪,最后也不知是哪題的草稿,也說不出寫的是什么意思,完全沒有意識到可以用一本專門的草稿本,也沒用想過可以把思路、演算過程寫下來,以幫助自己更好地解決問題。
(1)規范使用草稿本可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視草稿本與數學書、作業本同為課前準備的必需品。
(2)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草稿本”的好用之處,轉變學生胡亂寫草稿的狀況,使“數學草稿本”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培養小學生合理、規范、有效使用“草稿本”的技能和習慣,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
2.小學生草稿本使用現狀調查
在農村小學,由于小孩子在養成習慣上的薄弱性,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使用草稿本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對學校學生隨機抽查了100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對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使用草稿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在學習中是否具有打草稿的習慣,什么情況下會用到草稿本,用草稿本時是否注意規范性,草稿本的用后怎樣處理,是否有利用草稿本進行二次檢查的習慣,等等。
調查結果如下:其中能經常打草稿的有23人,占23%;偶爾打草稿的有48人,占48%;從來不打草稿的有29人,占29%。而老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能很容易發現,即使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也常需要在老師的要求和督促下,才能積極主動地使用草稿本,使用的草稿本才比較規范。
3.對數學草稿本認識的調查與解析
在對100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對打草稿的認識是這樣的:有27名學生認為打草稿是浪費時間,占27%;有73人認為打草稿是節省時間,占73%。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雖然很多學生認為打草稿是節省時間的,學生也能體會到草稿本體現著解題思路和過程,對驗證數學問題有著諸多幫助,但是真正能做到使用草稿本的學生卻少之又少。
而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學生對草稿本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計算不出來或無法在腦海中形成幾何圖像時,才會想到利用草稿本,于是乎把什么都當成草稿本,課本上、作業本、手上、課桌面,到處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草稿戰場。即使有的學生準備了專用的草稿本,草稿本上面的書寫也是凌亂不堪的,沒有統一的規范,更有很多學生是一本多用(用來寫語數英美術的都有)。在調查的數據中,女生在數學學習中對待草稿本的使用及規范書寫上,要比男生普遍要好一些,有專用草稿本的女生有21人,占女生人數的42%;有專用草稿本的男生只有8人,占了男生人數的16%。所以,我們發現農村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現狀,存在著讓人心塞的結果。
二、剖析產生原因,提高思想認識
我們經過深入的了解,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1.缺少對規范使用草稿本的正確認識
學生不太愿意使用規范專用的草稿本,主要是認為草稿本不像作業本不用上交,老師也不會檢查,在哪里打草稿就無所謂了。還有一些學生則認為打草稿既麻煩又浪費時間,總是想著應付了事。
2.沒有養成正確使用草稿本的習慣
大部分的學生、家長甚至一些老師,只重視對學生作業上的要求,而認為使用專用草稿本充其量只是一種輔助的數學活動行為,大家沒有深刻地認識到正確使用草稿本的好處。
3.重結果輕過程
由于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學習成績的傳統觀念,導致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十分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發展。而且經過我們的觀察發現,平時不愿意使用草稿本的學生,解題的錯誤率也普遍較高,解題思路模糊不清。對規范使用專用草稿本的價值進行研究與認識,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書寫、驗算習慣,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更有利于學生認真思考、細心分析,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培養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的主要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學習方式參與數學活動,自覺使用并用好草稿本。
2.提倡教學民主,培養數學能力
(1)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2)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解放學生的思想,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敢于創新,讓其創新精神得以發揮,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3)關注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提倡教學民主,使學生敢于創新。
3.合理利用教學情境滲透學生的草稿本意識
要求學生每人準備好草稿紙本。提倡不用零散的草稿紙,將思考問題的過程寫在草稿紙上,將草稿本和作業本一同發放,定期查閱。
4.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保持熱情
采取獎勵機制(點贊)來加強草稿本的使用并且通過課堂示范、例題解析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草稿本”的實用性和對解題帶來的幫助,感受草稿本的魅力。
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技術貫穿于整個養成過程中,尤其在初期,更需要以大量的文獻調研、調查研究為基礎來構建整個研究與實踐最基本的理論框架和操作體系。不斷通過行動研究,反思存在問題,及時調整協助研究模式和共享激勵方式,并通過評價研究制定激勵的評價準則。
四、培養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提升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養成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內化為學生的素質,讓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適當、適時的激勵,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學習氛圍,方可不斷激發出他們的數學創新熱情。
1.數學思維的操練場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優秀的學生,在使用草稿本時一般都比較規范,草稿本也整潔、干凈;成績中等的學生,在使用草稿本時則一般都比較隨意、馬虎,一本多用;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則基本上沒有專用的數學草稿本。草稿本作為能體現學生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在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利用草稿本這一媒介,努力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思維框架。
2.智慧生成的催化劑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當學生的解題思維遇到阻礙、學習遇到疑問時,就可以通過對草稿本的正確使用,來逐步達到思維的開發、智慧的生成。同時,草稿本的正確使用,還與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過程或作業中,我還發現:很多學生解題時不愛打草稿,直接在練習、習題上進行書寫,一旦發現錯誤后就直接畫橫線刪除,而正確的解答過程往往由于剩余的空間太小,答案寫得歪歪扭扭,經常因為卷面不夠整潔或解題過程看不清楚而被老師扣除了一定的分數。
3.規范要求,反復督促
學生如何使用草稿本,其實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態,比如:(1)草稿本書寫比較雜亂無章的學生,做事都比較沒有條理性,缺乏系統性;(2)喜歡在草稿紙上亂寫亂畫的學生,思維則不夠集中,解題思路也容易被打斷,常常解出錯誤結果;(3)頻繁更換草稿紙的學生,往往比較浮躁,常常三分鐘熱度。因此,在學習或作業中,老師應該要求學生把草稿本與數學書、優化作業一樣,作為課前準備的必需品:(1)讓學生備好專用的草稿本。(2)引導學生在遇到計算量大、思考難度較大、解題步驟較多的問題時,可以借助草稿本來分析、思考,有效發揮草稿分析、分類的不同功能。(3)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堅持不懈,形成習慣
人都是有一定惰性的,但是也有很強的慣性。有人做過這樣的一項實驗:要形成一個好習慣,做到天天堅持,至少需要35~40天;如果要改掉一個壞習慣的同時形成一個好習慣,則需要3~5倍的時間。所以,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須反復抓,堅持不懈。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持之以恒,才能逐步扎實地養成規范使用草稿本的良好習慣。
教育家多湖輝說:草稿本是人們思考過程的履歷表。數學學習中規范使用草稿本,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特有的數學活動,它記錄了學生分析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痕跡。用好專用草稿本,可以使學生保持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它在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以及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而長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韓立福.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金莉莉.小學生“打草稿”情況的思考[J].中小學數學,2013.
[3]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習[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