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霞
摘 要:作文是學生表達想法、抒發情感的方式,更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作文寫作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在現代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將作文寫作看成負擔,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習體驗、閱讀體驗有效地轉化為寫作素材,這就導致學生面對寫作一籌莫展。想要激發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其寫作水平,就需要改善教學方式,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到作文寫作培訓當中,那么什么是體驗式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法有什么樣的作用,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又有哪些有效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就這些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作文;小學高年級;體驗式教學
為了解決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困難的問題,教師要不斷改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體驗式作文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一、體驗式教學的涵義
1.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思考、想象、體驗,讓學生從中獲得感想、啟示,并將這種感受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
2.體驗式作文教學的作用
體驗式作文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體驗式作文教學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實踐體驗活動當中,通過自身參與形成認知、感受,然后將這種認知轉化為作文素材,能夠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認識到作文寫作其實不難,只要自己用心感受,注意觀察,敢于實踐體驗就能夠寫出自己想要的東西。體驗式作文教學更注重從學生自身體驗出發,以學生能夠觸及的事物作為寫作素材讓學生進行寫作,這種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出真實、動人的作文。
二、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具體實施
1.組織體驗活動,讓學生參與作文創作與評改
作文寫作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需要生活閱歷和感悟才能寫出真實、生動、感人的作文,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想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開展多樣化的作文主題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這樣學生才會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寫出具有感情的作文。
例如,老師可以在“學習雷鋒活動日”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性活動,組織本班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去附近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并讓學生給老人們表演節目,和老人們進行互動,聆聽老人們的故事和心聲,將雷鋒精神傳遞下去。活動后老師可以以此次活動為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寫一篇作文。學生寫完作文后,老師再將作文發給其他學生,讓學生之間互相閱讀,并對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價。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就是作文題目擬定、作文創作、評閱的親身參與者,不僅能夠將自己的切身感受寫出來,還可以在作文互評中感受其他同學的寫作特點,從中學到更多的寫作技巧和看待問題的方法,因為不同的學生雖然體驗過程相同,但是每個學生的出發點和角度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從活動本身寫,有的學生從老人角度寫,也有的學生從雷鋒活動日的意義方面寫,這樣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寫作風格也就多樣化,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開展集體賞析,通過共同探討豐富體驗深度
在作文寫作中,要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對事情的分析能力,通過開展集體式的賞析來對作文題目以及作文素材進行剖析,讓學生通過集體探討來增強對事物的深入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寫出較為深刻、有意義的作文。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下冊選讀課文中有一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文章,雖然是選讀課文,但是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將其作為學習寫作的素材開展集體賞析,然后進行作文寫作。可以讓學生先閱讀這篇文章,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對計算機、多媒體作用的認識以及它們給自己帶來的樂趣進行課堂分享。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必備品,很多學生也會用電腦學習、玩游戲,電腦帶給人們很多樂趣和便利,學生通過對電腦的認知就會暢所欲言,然后教師可以以此為題目,讓學生寫一篇關于這方面的作文。學生寫出的作文,教師可以進行集體賞析,對水平突出的作文進行集中展覽,讓學生共同探討這些作文的優秀之處,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3.加強教師評價分析力度,提高學生體驗認知能力
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通過分析、指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體驗認知能力。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分析,在學生的作文上進行詳細批注,標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讓學生通過教師指導能夠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文情況,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整體分析,根據學生的寫作特點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認知體驗能力。
小學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模式多種多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能夠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體驗式方式都可以采用。
參考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4).
[2]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